董文龍
近日,在成都市舉辦的中國(四川)月餅節(jié)上,一塊直徑1.4米、重達600多斤的“月餅王”亮相,很是吸引消費者的眼球。
充滿噱頭意味的“月餅王”確實夠吸引眼球,為商家招來不少顧客。但我們也要考慮,怎么處理這些“月餅王”?賣掉?普通消費者自然是不會買,能買得起的消費者買來又能做什么,無論是自己吃,還是送人,這么大的塊頭都不方便。分給顧客吃?如果吃完還算好,如果吃不完,那就只能扔掉,白白浪費了大把人工和食材,實在可惜!
近些年社會上出現(xiàn)了很多博人眼球的“世界紀錄炒飯”“巨無霸肉夾饃”等,這些盲目貪大求全的做法,既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費,更凸顯了社會的浮躁心態(tài)。中秋將至,我們應(yīng)多回歸中秋節(jié)的文化本義,本著節(jié)儉的原則,多些“平民化”月餅,少些形式主義的“月餅王”,杜絕任何無實質(zhì)意義的,哪怕是再小的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