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網

秸稈禁燒當避免簡單粗暴

   2016-10-12 農民日報3510
核心提示:張會麗近日,筆者下鄉(xiāng)采訪,一出縣城,滿目是禁燒秸稈的大紅過街簾和貼在樹上、墻上的標語,處處提醒著農民不要焚燒秸稈。誠然,
    張會麗
 
    近日,筆者下鄉(xiāng)采訪,一出縣城,滿目是禁燒秸稈的大紅過街簾和貼在樹上、墻上的標語,處處提醒著農民不要焚燒秸稈。
 
    誠然,禁燒是為了保護環(huán)境,減少大氣污染。采取橫幅等方式能夠起到時刻提醒的作用,地方政府的初衷是好的。但在有的地方,語言太過生硬,譬如“誰燒秸稈點了火,誰就入獄把牢坐”“地里冒股煙,拘留15天”“焚燒秸稈,蹲牢坐監(jiān)”等等,讓人看了扎眼。一些農民也表示,禁燒秸稈已宣傳了好幾年,其中的道理他們都心知肚明,秋麥二季還用這樣冷冰冰的語言,難免讓人心里不舒服。
 
    農民之所以焚燒秸稈,在于沒有合適的方式處理。要實現徹底的禁燒,須對準問題根源,一要找到秸稈處理的科學方式;二要推廣科學的農業(yè)生產方式,減少傳統農業(yè)生產污染;三要強化秸稈禁燒相關規(guī)定的宣傳,爭取農戶的理解和支持。
 
    在具體的宣傳過程中,應當避免工作方法“簡單粗暴”。因為一味通過強硬舉措來禁止秸稈焚燒,可能會適得其反。筆者以為,秸稈禁燒教育也應溫馨溫情,“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使農民自覺自愿地不燒秸稈。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新手幫助  |  信息發(fā)布規(guī)則  |  版權隱私  |  服務條款  |  聯系我們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