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首烏作為一味知名度較高的中藥,作用確有很多,可以用來治療多種疾病,還有補氣養(yǎng)血、烏須發(fā)、強筋骨的功效。
但是,永川的張女士近日覺得自己因吃何首烏中毒。
吃何首烏導致藥物性肝炎?
張女士從年前開始吃何首烏,吃到第3天的時候,小便開始發(fā)黃,吃了大概10天,她的臉部甚至眼仁都是黃的。
張女士察覺不對便去永川中醫(yī)院檢查,看到結(jié)果她驚呆了:轉(zhuǎn)氨酶指數(shù)超普通人幾十倍。醫(yī)生告訴她,不是食物中毒就是藥物中毒。
1月初,她前往重慶新橋醫(yī)院,終于查出來是藥物性肝炎,罪魁禍首竟是何首烏。從檢查到住院再到治療,張女士前后花了1萬余元。
張女士了解到,何首烏的使用有生用和制用之分。生用是指使用未經(jīng)炮制的何首烏,叫做生首烏;制用則是指將何首烏按照一定的炮制方法加工后再使用,叫做制首烏。
補益藥不可過量長時間服
有資料顯示,生首烏含有一種烏蒽醌衍生物大黃酚,這種衍生物對身體有一定傷害,主要體現(xiàn)在肝臟損害和刺激腸道充血。
張女士找到她購買何首烏的藥店,但由于沒有確鑿的證據(jù),該藥店負責人拒不承認張女士是吃他們家的何首烏中毒的,也不負責賠償醫(yī)療費用。
維權(quán)之路很艱難,張女士咨詢了律師,律師告訴她,要確定藥店的責任,首先要證明何首烏是在這家藥店買的,然后還要確定是吃了這些何首烏引發(fā)的藥物性肝炎。
也有觀點認為,藥物出現(xiàn)不良反應與劑量和用藥時間有關(guān)。究竟是服用何首烏本身造成的藥物中毒,還是服用過量造成的,暫時不得而知。但是有一句俗話“是藥三分毒”,在服用中藥時,應當注意藥物的副作用,不可盲目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