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云南省食品藥品監(jiān)管政務網獲悉,為防范和減少食品安全事故的發(fā)生,確保廣大群眾飲食安全。進入春季以來,保山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用“七個預防”向全市發(fā)布了春季食品安全預警。
一是預防細菌性食物中毒。春季是細菌滋生的活躍期,易發(fā)生細菌性食物中毒事件。加工制作食物要生熟分開,食物要煮熟煮透,隔夜飯菜必須冷藏保存,食用前確保未腐敗變質,要徹底加熱后方可食用。慎食生菜涼菜,不喝生水,養(yǎng)成良好的個人衛(wèi)生習慣,餐具飲具使用前后要注意清洗。
二是預防山茅野菜等植物性中毒。隨著天氣變暖,金雀花、蕨菜、香椿等山茅野菜逐漸上市,成了人們餐桌上的美食。重點提醒,在享用原生態(tài)、綠色的天然美食時,要把握好食用量,不輕易食用自己不了解、沒有食用過的山茅野菜,不到園邊田頭、污水溝渠亂采摘野菜食用。
三是預防亞硝酸鹽中毒。冬天腌制的酸菜咸菜,隨著氣溫的升高,亞硝酸鹽的含量增加,一次性食用過多或食用已變黏的酸菜咸菜,容易引發(fā)亞硝酸鹽中毒。
四是預防馬鈴薯、四季豆中毒。馬鈴薯應儲藏在低溫干燥陰涼的地方,不食用發(fā)芽的土豆和變色土豆制作菜肴,發(fā)芽或變色的土豆含有大量龍葵素,食用后易引起中毒。生的四季豆中含有皂素和紅細胞凝集素兩種毒素,皂素會強烈刺激消化道,凝血素具有凝血作用,四季豆一定煮熟煮透方可食用。
五是預防農藥殘留引起中毒。采購蔬菜時要先聞一聞,避免采購農藥味大的蔬菜,對能去皮的蔬菜應先去皮后再加工制作食用,蔬菜清洗前可先用果蔬洗滌劑浸泡10—15分鐘,或用自來水浸泡30-60分鐘,再用清水沖洗干凈,降低蔬菜表面的農藥殘留量。
六是謹防冷凍海產品中毒。春季是海產品的淡季,如冷凍海產品存放時間過長或存放不當,就容易腐敗變質,產生有毒物質,對人體造成傷害,這些有毒物質經過加熱后并不能徹底破壞其毒害性,易造成食物中毒。應盡量選購生產日期較好、儲存條件符合要求的產品,變質的海產品切不可食用。
七是預防霉變甘蔗中毒。甘蔗霉變的病原菌為“節(jié)菱孢霉菌”,這種霉菌可以分泌出耐熱的水溶性物質3-硝基丙酸。3-硝基丙酸是一種親神經毒性物質,可以損害人的中樞神經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以及泌尿系統(tǒng)。購買甘蔗汁應選擇新鮮干凈無霉點斑,去皮后色白不發(fā)紅,無酸霉味及酒糟味的甘蔗榨汁,隨榨隨飲,勿購疑似霉變甘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