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網絡瘋傳用一杯蒸餾水就可以檢驗出白酒的真假,視頻顯示只要加入1:1比例的蒸餾水和白酒,杯中的酒變渾濁就是糧食酒,反之就是勾兌酒。隨后,商報實驗室記者分別從市場上買來4種白酒和一瓶蒸餾水,實驗結果2種白酒顯示渾濁,2種白酒顯示清澈。合肥工業(yè)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實驗中心主任余順火表示,這種辦法有些道理,但并不確切。
■實驗目的:
加入1:1比例的蒸餾水和白酒,可以辨別白酒的身份?
■實驗結果:
2種白酒顯示清澈 2種白酒顯示渾濁
■實驗過程:
第一組實驗選擇來自貴州某鎮(zhèn)出產的醬香型白酒,酒精度顯示為53%VOL,原料為水、高粱、小麥,市場零售價每瓶為328元。分別取10毫升的蒸餾水和白酒,實驗結果顯示為渾濁。
第二組實驗選擇來自淮北某酒廠生產的濃香型白酒,酒精度顯示為50%VOL,原料為大麥、小麥、高粱、豌豆、糯米、水,市場售價每瓶為458元,實驗結果為渾濁。
第三組實驗選擇來自安徽某酒業(yè)公司生產的濃香型白酒,酒精度顯示為42%VOL,原料為水、高粱、小麥,市場售價每瓶為228元,實驗結果顯示為清澈。
第四組實驗選擇來自安徽生產的兼香型白酒,酒精度為46%VOL,原料為水、高粱、大米、玉米、糯米、小麥、大麥、豌豆,市場每瓶售價為480元,實驗結果為清澈。
■實驗分析:
針對本期實驗結果,記者聯系到合肥工業(yè)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實驗中心主任余順火,他表示,目前,我國市場上所售白酒中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固態(tài)發(fā)酵蒸餾酒,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糧食酒或原酒;另一種是新型白酒,即以優(yōu)質食用酒精加食輔料(含一定比例陳酒)勾兌而成的白酒。
余順火解釋說,由于固態(tài)發(fā)酵蒸餾酒中含有一定量的油酸乙酸、亞油酸乙酯、棕櫚酸乙酯等酯類成分,這些酯類物質溶于酒精,難溶于水;當酯類物質在白酒中的含量較高、甚至接近飽和狀態(tài)時,加入一定量的水,會使得酒精度下降,影響酯類物質的溶解,從而有酯類析出而呈現渾濁現象。但如果加水不出現上述現象,也不一定就表明不是“糧食酒”,有可能酯類物質含量沒有達到一定量或者氣溫因素等不一定有析出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