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黔東南州、凱里警方與相關(guān)職能部門聯(lián)合出擊,在凱里查獲了一個利用牛板油、牛骨頭、牛雜碎等煉制牛油的煉制點,隨即挖出了一起涉案金額高達30多萬的食品安全大案。近日,凱里市法院對此案作出一審判決,涉案人員雷貴強、胡應學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5年和有期徒刑3年,緩刑4年。
法院審理查明,雷貴強與胡應學是夫妻,2012年12月以來,二人租賃凱里市利達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的廠房,使用從市場上收購來的牛板油、牛骨頭、帶有淋巴結(jié)的腸系膜脂肪、零碎脂肪、牛器官等廢棄物為原料,非法煉制食用牛油,以每公斤8元至10元不等的價格,向重慶市、貴州省銅仁市以及凱里市城區(qū)部分早餐店銷售。銷售數(shù)量共計40859公斤,以最低銷售價每公斤8元計算,銷售金額達326872元。
2016年5月4日,黔東南州公安局、凱里市公安局、黔東南州食藥局、凱里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聯(lián)合對雷貴強、胡應學經(jīng)營的牛油煉制點進行檢查,發(fā)現(xiàn)雷貴強正用一輛三輪車裝載牛骨頭、牛雜碎等煉制牛油原料進入煉制點,遂對三輪車上裝載的136公斤煉制牛油原料進行扣押,隨后在煉制點查獲生牛油脂30公斤、成品牛油8149公斤及銷售記賬本、銷售憑證等。
凱里市檢察院以生產(chǎn)、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追究雷貴強、胡應學的刑事責任。雷貴強等人的辯護人則在法庭上進行了無罪辯護。其中的主要觀點包括:雷貴強夫婦用來煉制牛油的原料,是向市場上銷售生牛肉的商戶收購的,不是廢棄場所撿來的,經(jīng)過檢疫合格后才準入市場等。
此外,庭審中還提到了這樣的問題:有關(guān)部門提取了雷貴強夫婦煉制的牛油的樣品檢驗,檢驗報告顯示,9個項目均合格。
凱里市法院認為,雷貴強夫婦煉制牛油所使用的原材料,除牛板油外,還摻入了牛器官、牛骨頭、含有淋巴結(jié)的腸系膜油脂等禁止使用的非食品原料,這顯然是法律法規(guī)所不允許的。
對于雷貴強夫婦煉制的牛油樣品9個項目均合格的問題,凱里市法院認為,生產(chǎn)、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是行為罪,雷貴強夫婦在生產(chǎn)過程中,摻入了非食品原料,并進行銷售,已經(jīng)構(gòu)成了此罪,因而與此有關(guān)的檢驗報告,不能作為雷貴強夫婦免責的依據(jù)。
凱里市法院根據(jù)認定的事實和相關(guān)的法律規(guī)定,以犯生產(chǎn)、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處雷貴強有期徒刑5年,并處罰金5萬元;判處胡應學有期徒刑3年,緩刑4年,并處罰金2萬元(已繳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