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禮主持、主婚、錄像由親朋擔當,一場喜事幾千元就熱熱鬧鬧地辦完了。近日,平邑縣卞橋鎮(zhèn)南安靖社區(qū)居民張圣彤的這場婚禮,成為村民們街談巷論的焦點,而這,也是卞橋鎮(zhèn)深入開展移風易俗大背景下婚事新辦的一個縮影。
結婚,對于每一個家庭來說都是頭等大事,然而傳統(tǒng)習俗在歷史沿革中逐漸走樣、扭曲為舊俗,美滿溫馨的婚禮也演變成經(jīng)濟實力的“角力場",家庭地位的“試金石”,從婚慶到禮堂,從車隊到酒宴無不下“血本”籌備,而諸如“萬紫萬紅一片綠”式的天價彩禮更是讓婚姻多了一重“銅臭味”。給孩子辦一場婚禮,花光所有積蓄的例子不勝枚舉,更甚很多貧困戶虛榮心作怪,抱著自己苦一輩子,不能讓孩子沒面子的畸形心態(tài)為婚事傾家蕩產(chǎn)甚至背負巨額債務,“面子”支撐下的“里子”不堪重負。政府扶貧舉措給貧困戶“輸血”、“造血”,而傳統(tǒng)陋習卻在給貧困戶“放血”,陋習不改,再深層次的扶貧舉措也敵不過虛榮心下的一場“婚喪嫁娶”。
針對這一問題,卞橋鎮(zhèn)細把脈,巧施策,三招治“頑疾”。
招一:理論指導,指明實踐方向。卞橋鎮(zhèn)黨委政府抓住群眾對天價彩禮和高成本喪禮深惡痛絕這一有利時機,適時出臺了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實施意見和指導標準,為移風易俗深入開展繪制出切實可行的流程圖,夯實了制度基礎。同時,主動捅破這層“窗戶紙”,思群眾之所想,言群眾之難言,讓群眾婚喪嫁娶有了“面子”,還保全了“里子”。即用理論指導實踐,同時及時將好的實踐納入到理論中來,逐步形成理論與實踐的良性互動,確保了理論指導的科學性、創(chuàng)新性、可行性,為移風易俗具體實踐指明了方向。
招二:鎮(zhèn)級督導,筑牢思想根基。卞橋鎮(zhèn)黨委將移風易俗納入文明村、星級文明戶等文明創(chuàng)建考核體系和村年度考核體系,對全鎮(zhèn)43個自然村建立移風易俗工作臺賬,明確督導任務,落實督導責任,建立“重獎嚴懲”機制,通過表彰先進典型,重懲不作為、亂作為行為,筑牢全鎮(zhèn)干部群眾思想根基。
招三:村級引導,轉變舊俗惡習。全鎮(zhèn)43個紅白理事會實現(xiàn)了對鎮(zhèn)域內(nèi)婚喪事務全覆蓋,理事會的介入和引導逐步成為常態(tài),“一視同仁”的執(zhí)行標準和“一碗水端平”的處事原則也在逐步在群眾中得到認可和支持,攀比擺闊之風得到了有效遏制。同時,卞橋鎮(zhèn)依托各村紅白理事會平臺強化移風易俗陣地“宣傳”,婚事新辦、喪事簡辦等新風尚不僅通過“村村響”廣播、宣傳欄、明白紙等“硬宣傳”形式逐步推開,全鎮(zhèn)11支廣場舞隊也被納入移風易俗宣傳隊伍中來,通過村民喜聞樂見的“軟宣傳”形式將移風易俗內(nèi)涵入眼、入耳、入心,潛移默化地改變著村民的傳統(tǒng)認知。通過鎮(zhèn)村兩級聯(lián)動,織成一張無形的網(wǎng),有效遏制了大操大辦、攀比迷信等不正之風,文明之風勁吹。
平邑縣卞橋鎮(zhèn)黨委 上官宇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