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網

“8人一餐消費逾40萬”:疑涉“違規(guī)”比“天價”更該關注

   2018-09-20 新京報網8320
核心提示:  8個人就餐,一共點了20道菜,算上服務費,總價超過40萬元。近日,一份天價賬單的圖片引發(fā)關注。  據新京報報道,在西郊5號
   8個人就餐,一共點了20道菜,算上服務費,總價超過40萬元。近日,一份“天價賬單”的圖片引發(fā)關注。
 
  據新京報報道,在“西郊5號”餐廳某負責人先否認“天價賬單”、認定賬單為PS后,餐廳老板孫兆國表示,晚宴實際是“迪拜人請中國人吃飯”,菜品屬于私人訂制,食材是是從各地運送。據知情人稱,這份“天價賬單”發(fā)布者系“富二代”蔣鑫,“但并不是蔣鑫結賬,蔣鑫只是把賬單拍照發(fā)了微博,沒想到之后引起這么大的關注。”目前上海有關部門已經介入調查。
 
  從獵奇的角度看,“天價”無疑是此次“天價菜單”事件最直接的看點和爆點——8人一餐消費逾40萬,這“貧窮限制了想象力”系列的情節(jié),讓很多人覺得腦洞不夠用。好奇既至,質疑也就難免。
 
  “天價”的確令人好奇,但卻不應該成為焦點中的焦點。畢竟,在市場經濟語境下,餐飲價格屬于市場自主定價的范疇,只要飯店方面是合規(guī)經營,未侵犯顧客用腳投票的權利,那即便價格再高,嚴格說來,體現(xiàn)的也是“一個愿打,一個愿挨”的經營自由和消費權利,沒有什么問題,談不上違規(guī)違法。
 
  雖然“一頓飯吃出一套房”的消費,刺痛了民眾的神經,這道出的階層消費層次差距確實值得正視,但無需就個案去撩撥仇富情緒,而“土豪”自由消費的權利仍需要得到保障。
 
  在網上,很多人將質疑觸角伸向了“天價”背后可能存在的問題:如“天價晚宴”究竟由誰埋單?是個人還是公款?所宴請招待的對象都是誰,其中是否包括國家公職人員、黨政干部?
 
  這些問題有“有罪推定”之嫌,卻也在所難免。對飯店方面來說,作為企業(yè)確實沒有舉證以自證的法律責任,但在自己已被推到風口浪尖的背景下,基于自身聲譽考量積極回應輿論關切,對飯店是最優(yōu)的做法。
 
  對于宴請對象,店方先是否定賬單的存在,之后又表示“晚宴實際是‘迪拜人請中國人吃飯’”,在口徑翻云覆雨的情況下,其解釋很難讓人信服。而今,當地有關部門已介入調查,相信會對此進行證實或證偽,也給公眾以交代。在調查清楚前,公眾不妨謹慎將天價賬單跟仍屬臆想的腐敗亂象掛鉤。
 
  就目前看,該事件中已呈現(xiàn)的問題是,涉事飯店方面并未做到完全合規(guī)經營。這顯然不能被“天價”自帶的話題效應所掩蓋。
 
  飯店宴席價格雖然放開,但即便是私人訂制、高價收費,也不意味著可以不合規(guī)經營。該餐廳提供的多種高價菜品并非餐廳菜單上的菜品,也無標價,負責人起初稱這些菜不存在,后來又稱系“私人定制”,但正如有律師所言,該服務的提供應處于市場和行政機關的監(jiān)管之下,不應由餐廳與顧客完全私人化處理,違反明碼標價制度。
 
  其次,涉事飯店工作人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明確表示“該飯店設包房人均最低消費800元,至少4人才能在包房就餐,以及在飯店大廳或者包房就餐,飯店會收取10%服務費”。對于飯店設置最低消費門檻,早就有明文規(guī)定:2014年開始實施的《餐飲業(yè)經營管理辦法(試行)》第十二條規(guī)定“禁止餐飲經營者設置最低消費”。涉事飯店設置最低消費的行為,明顯違反相關規(guī)定。
 
  說到底,疑涉“違規(guī)”比“天價”本身更值得關注。這里的違規(guī),包括飯店方面的,也包括飯局可能存在的。眼下上海有關部門已經介入調查,其反應不可謂不快。希望其能在充分調查基礎上,及時發(fā)布調查結果,回應民眾關切,讓法律的歸法律,也讓權利的歸權利。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新手幫助  |  信息發(fā)布規(guī)則  |  版權隱私  |  服務條款  |  聯(lián)系我們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