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網

我國“低鎘稻”已具備大面積推廣技術條件

   2018-09-29 新華網5730
核心提示:  記者從湖南省農科院獲悉,自去年9月我國低鎘稻培育獲突破性進展后,目前已完成持續(xù)一年的多點生態(tài)試驗。這意味著大面積培育
   記者從湖南省農科院獲悉,自去年9月我國“低鎘稻”培育獲突破性進展后,目前已完成持續(xù)一年的多點生態(tài)試驗。這意味著大面積培育“低鎘稻”已有了技術條件。
 
  去年9月29日,由中國農科院等單位組成的專家組對袁隆平院士領銜、湖南省農科院“鎘低積累農作物品種篩選與選育”項目支持下的“低鎘水稻技術體系”進行了現場考察和鑒定。結果顯示,通過該技術培育的水稻平均含鎘量下降了90%以上。
 
  當時的試驗雖然效果明顯,但僅在位于湖南省湘潭縣河口鎮(zhèn)的一處稻田中進行。隨后,湖南省農科院在位于湖南、江西和湖北3省共計8個鎘污染程度不同的試驗田,進行了為期一年的多點生態(tài)試驗。
 
  今年9月25日至28日,中國農學會、華南農業(yè)大學、中科院等多個單位和部門的專家對多點生態(tài)試驗的結果進行了綜合評議。中國科學院院士、華南農業(yè)大學教授劉耀光等專家介紹,這次多點試驗的“低鎘稻”稻米鎘含量均在每公斤0.07毫克以下,低于每公斤0.2毫克的國家標準和每公斤0.4毫克的國際標準。這表明,“低鎘稻”在不同鎘含量土壤、不同栽培方式下的表現都較為穩(wěn)定,這為我國從根本上解決“鎘大米”問題提供了技術支撐。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新手幫助  |  信息發(fā)布規(guī)則  |  版權隱私  |  服務條款  |  聯系我們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