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瑟瑟,一陣秋雨一陣涼。《黃帝內經》有云:“秋冬養(yǎng)陰”,指在秋冬兩季應當收養(yǎng)陰氣,以適應自然界陰氣漸長的規(guī)律,并為來年陽氣的生發(fā)打好基礎。
“燥”為秋季的主氣,故稱“秋燥”。燥氣傷人,以耗傷津液為主,津液既耗,則必見一派“燥象”。秋季對應的臟腑是“肺”,當秋燥犯肺時,容易出現“諸澀枯涸,干勁皴揭”等燥邪致病的癥狀。因此,秋季養(yǎng)生當以“防肺燥,護陰津”為主。
說到秋季養(yǎng)生,日常應該注意的幾點有:多喝水,每日飲水量2000ml左右,秋季飲水以溫熱為佳,大忌寒涼冷飲;適當“凍”,氣溫下降時不要立刻增添衣棉,而要適當凍一凍,讓身體適應氣溫;多鍛煉,激發(fā)機體適應寒冷的能力,有利于避免許多疾病尤其是呼吸系統(tǒng)疾病的發(fā)生;忌悲憂,注意精神調養(yǎng),做到內心寧靜、神志安寧、心情舒暢,以適應秋天容平之氣;宜食補,根據中醫(yī)“春夏養(yǎng)陽,秋冬養(yǎng)陰”的原則,秋季應適當進補以養(yǎng)陰氣,但需要謹記的一條原則是“藥補不如食補”。
對職場中人來說,出于工作壓力和生活節(jié)奏的現實考慮,體育鍛煉、飲食調整等方法,實施起來會有一定的難度。可以試一試老祖宗留下來的傳統(tǒng)習慣:喝茶。
老話說得好,“夏天過后無病三分虛”,說明秋天人的身體是最虛弱的。春夏養(yǎng)陽、秋冬養(yǎng)陰,秋季適當進補是恢復和調節(jié)人體各臟器機能的最佳時機。
秋季進補,并不是要大魚大肉、胡吃海塞,而是調理脾胃,茶就是最好的幫手。茶可以消脂解膩,幫助腸胃獲得維生素和纖維素,促進腸胃蠕動,排出腸內堆積毒素。合理“養(yǎng)秋”,就是要通過調養(yǎng),恢復人在苦夏耗散的元氣,準備進入身體的存儲期。
那么,秋天該喝什么茶來恢復元氣,調理脾胃呢?傳統(tǒng)醫(yī)學主張,春飲花茶,夏飲綠茶,秋飲青茶(又名:烏龍茶),冬飲紅茶。由于中國幅員遼闊,加上全球氣候變暖,秋天和冬天的邊界并不明顯。飲茶愛好者和養(yǎng)生愛好者們,可以結合自己體質選擇茶飲。在上班族鐘愛的小罐茶家族中,就有三款特別適宜秋冬的茶飲。
1、小罐茶·大紅袍(王順明大師作品)
茶類:青茶/烏龍茶 原料:武夷巖茶 產地: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 等級:特級
大紅袍屬于烏龍茶,屬性溫和。秋季天氣寒涼,在此季節(jié)飲用大紅袍可幫助身體蓄積陽氣,御寒暖胃,增強人體對寒冷的抗御能力。秋天過敏源比較多,病毒也極易侵犯一些過敏體質的人,引發(fā)哮喘等疾病。烏龍茶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成分,可以殺菌消炎,增強免疫力。
小罐茶的大紅袍采摘武夷山世界雙遺產地核心景區(qū)一級春茶茶青,經傳統(tǒng)工藝初制后,再采用王順明先生獨特的精制工藝,以100%荔枝炭火反復烘焙制作而成。沖泡后湯色橙黃明亮;香氣馥郁,帶有蘭花香;滋味醇厚,回甘明顯,不負“杯中過三香”“口中有三變”之美譽。
2、小罐茶·普洱(鄒炳良大師作品)
茶類:黑茶 原料:云南大葉種曬青毛茶 產地:云南省安寧市 等級:特級
普洱茶優(yōu)點眾多,其中有兩點使它深受美女和腸胃不適者的喜愛。第一,富含膳食纖維,是最好的腸胃“清潔工”。喝杯普洱茶能促進胃腸蠕動,使積存在體內的有害物質大量排出。秋季怕“貼秋膘”的美女們,不妨常喝普洱茶保持身材。第二,保護肝臟,適合飲酒的人。普洱茶屬于黑茶,黑茶含有較多糖類和多種維生素,對肝臟有一定的保護作用,特別適合飲酒人士。
小罐茶普洱熟茶源自西雙版納核心產區(qū),精選古樹毛茶原料,采用鄒炳良先生獨特的渥堆發(fā)酵技術,經篩分、拼配等工序精制而成。成品金毫滿披,含芽過半;沖泡時茶湯紅濃明艷、似陳年紅酒色,陳香高顯;入口粘稠、順滑。
3、小罐茶·滇紅(張成仁大師作品)
茶類:紅茶 原料:精制工夫紅茶 產地:云南省臨滄市 等級:特級
滇紅是紅茶的一種,紅茶富含各種糖和蛋白質,具有生熱和暖腹效果,可以增強人體抗寒能力。另外,滇紅還可以養(yǎng)胃,其中的茶多酚的氧化產物能夠促進人體消化,經常飲用加糖、加牛奶的紅茶,能消炎、保護胃黏膜,對治療潰瘍也有一定效果。
小罐茶滇紅選取高海拔山地鳳慶大葉種明前春茶原料,沿用傳統(tǒng)工藝純手工制作,再由人工精心挑選特級芽頭,優(yōu)中選優(yōu)而成。成品苗峰秀麗,金毫顯露;沖泡時湯色紅艷明亮;香氣濃郁持久,有獨特的花香、蜜糖香;滋味甘醇濃厚。茶品風格強烈且產量有限,他處難覓。
小罐茶泡法簡單,一罐一泡,隨手可得,是職場人士自飲和待客的優(yōu)選方案。但從養(yǎng)生角度而言,茶湯再美也不能貪杯,秋季喝茶需要注意的是:
1、適量,切忌貪多貪濃。飲茶過多,體內水分過多,會增加心腎負擔。濃茶會使大腦過分興奮,心跳加快,導致心悸失眠等“醉茶”現象。
2、飲用時以溫茶為宜。過熱燙嘴的茶會對咽喉食道和胃造成強刺激,甚至可能引起某些器官的黏膜病變。
3、泡茶時間不宜過久,也不宜喝冷茶。沖泡時間過長的茶,有效成分會大為降低,而且冷茶對身體有寒滯聚痰等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