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看似很普通又日常的一件事情,卻存在著很大的學問,主要是因為在吃飯的過程中,有很多我們平時容易忽略的小細節(jié)和小毛病,久而久之可能對我們的腸胃造成很大的傷害。具體有哪些用餐的不良習慣會威脅到腸胃健康呢?專注于腸道健康的專家香丹清總結(jié)出了如下幾點。
香丹清相關(guān)專家表示,養(yǎng)成良好的日常用餐習慣,做到以下幾個“不能”,才能更好地保護我們的腸胃:
1、不能吃太燙的食物
一般吃飯的時候,我們經(jīng)常會說“趁熱吃”,飯趁熱吃是沒錯,但如果食物的溫度超過65℃,就會燙傷粘膜,造成口腔潰瘍、食道潰瘍等,經(jīng)常吃過熱的食物還容易得胃病。
2、不能狼吞虎咽
用餐時狼吞虎咽,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容易吃多,引起消化不良。而不經(jīng)過仔細咀嚼的食物進入胃腸,還會增加腸胃負擔。細嚼慢咽才是吃飯的最佳方式,還能增加飽肚感,有利于減肥,促進營養(yǎng)吸收。
3、不能挑著吃
吃飯只吃自己愛吃的很容易變成挑食偏食,時間長了,就會造成身體所需的營養(yǎng)不均衡,免疫力下降,各種疾病也趁虛而入。所以吃飯不能挑著吃,每天都要攝入各種類型的蔬果肉類以及蛋白質(zhì),均衡搭配食物才能讓身體更加健康。
4、不能冷熱混吃
現(xiàn)在的很多年輕人喜歡一邊吃火鍋,一邊喝冰鎮(zhèn)飲料,吃冰淇淋,覺得很爽,但這樣你的胃就很不爽了。冷熱交替著吃,可能使消化系統(tǒng)發(fā)生痙攣,出現(xiàn)肚痛或者拉肚子的情況,也可能引起其他的腸胃健康問題。因此,建議用熱水代替冷飲,不僅利于消化,還能減少糖分。
5、不能“手機配飯”
如今智能手機不離手已經(jīng)是很多人改都改不掉的習慣,尤其是吃飯的時候玩手機,注意力很容易被手機吸引,就算你已經(jīng)飽了也會不知不覺的吃到撐。所以,食不要看手機也是保護腸胃健康的方式之一。
6、不能暴飲暴食
人極度饑餓時食欲尤其旺盛,什么都想吃能吃,但此時腸胃處在一個很虛弱的狀態(tài),大吃大喝只會造成食滯。所以,特別餓的時候,應該先吃一些粥類的流食,才能再吃其他的,給腸胃一個適應的過程。
通過香丹清的分享,我們知道了很多在用餐環(huán)節(jié)中應該戒掉的壞毛病,無論是對于年輕人還是老人來說,腸胃健康都是身體健康的基礎(chǔ),希望大家都能養(yǎng)成好的用餐習慣,自覺保護腸胃,守護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