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香港《東方日報》3月28日報道,英國倫敦帝國學院的教授大衛(wèi)?納特(David Nutt)及其團隊研發(fā)出一種名為“Alcosynth”的酒精,不會引發(fā)宿醉,且不會傷害肝臟。
大衛(wèi)•納特教授多年來一直致力于研發(fā)一種可以讓人產生醉感、但不會引致宿醉的合成酒精,它也不會對肝臟有所損害,可以降低人類因飲酒而患上肝病的風險。目前,該研究團隊仍在測試該種合成酒精,預料五年內可推出市場。
傳統的酒精會影響人腦,令人出現口干、頭痛及惡心等宿醉征狀。納特教授研究了酒精對人腦中各種神經傳導物受體產生的作用,包括γ-氨基丁酸(Gaba)、谷氨酸鹽(glutamate)、血清素及多巴胺的受體。實驗發(fā)現,酒精會與15種γ-氨基丁酸的亞型受體結合。于是,納特教授通過試驗酒精與哪種亞型受體結合后可令人產生醉意但不會宿醉,于是研發(fā)出新型合成酒精“Alcosynth”。
由于“Alcosynth”的性質很特別,研究團隊將利用未來幾年來對其進行測試,確保它對人體無害才推出市場。
納特相信,到了2050年,傳統的酒精將會被取代。據悉,現在很多年輕人會擔心自己喝醉酒的“丑態(tài)”被人看見,也不喜歡宿醉的感覺,因此“Alcosynth”很可能會受到他們的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