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近日,山東農業(yè)大學植物保護學院教授劉峰團隊在辣椒炭疽病高效防治方面取得最新進展,相關成果發(fā)表在《農業(yè)與食品化學》上。
辣椒炭疽病是影響辣椒產(chǎn)量和品質的一種主要病害,目前,生物防治措施尚不成熟,化學防治仍然是實際生產(chǎn)中的主要手段。
經(jīng)過長期研究,劉峰團隊明確了某地區(qū)為害辣椒的主要炭疽病菌種類,在我國首次報道菜豆炭疽病菌為害辣椒。研究人員檢測出了尖孢炭疽菌對啶氧菌酯、嘧菌酯、苯醚甲環(huán)唑、甲基硫菌靈、代森錳鋅等藥劑的敏感性;明確了啶菌噁唑等藥劑通過抑制炭疽病菌芽管伸長、附著胞的形成和發(fā)育阻礙病菌侵染的機制,建立了尖孢炭疽菌和斯高維爾炭疽菌對多種藥劑的敏感基線。結合田間藥效試驗,科研人員篩選出了防治辣椒炭疽病的高效藥劑,例如,吡唑醚菌酯、咯菌腈、四霉素、啶菌噁唑等。
研究人員介紹,盛花期是辣椒炭疽病防治的關鍵時期,該時期施用吡唑醚菌酯不僅可以保證農作物的安全,還可以打破炭疽病菌的潛伏,對延緩病害發(fā)生有顯著作用,可有效降低發(fā)病率,減少施藥量50%,增加辣椒產(chǎn)量10.7%~29.2%。
研究還發(fā)現(xiàn),添加增效助劑也是提高藥劑對辣椒炭疽病防控的重要手段。加入有機硅助劑S903和油類助劑XP-2可以提高藥液的潤濕性和耐沖刷能力,調控吡唑醚菌酯在辣椒果實表面的結晶結構,進而提高藥效。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21/acs.jafc.9b02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