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鄰居會記得你的口味
“藍天家園三份餐配好了,出發(fā)送餐吧。”哈爾濱贛水路肯德基餐廳員工小王邊說著,邊給下一份外送配餐。“這速度,果然是‘閃電手’啊!”小王最近有了個新稱謂—— “配餐閃電手”,一份包含主食、飲料、小食甜點的外送,她一分鐘左右完成配餐。這不,小伙伴們都圍著她問訣竅。
“沒啥訣竅,就是記住了老顧客口味和搭配……”小王說完,小伙伴們?nèi)靼琢?。前段時間,為配合疫情防控,哈爾濱所有小區(qū)實行封閉管理,鐘愛肯德基的顧客只能點宅急送。小王經(jīng)常配餐,便記住了老顧客的口味??吹酵馑蛦紊系牡刂?、姓名,小王大概能猜到餐點搭配。比如郭先生每次都點雞米花;劉女士喜歡吃蛋撻和黃金雞塊;石先生離不開加冰可樂……她甚至能看出顧客點錯了。有一位董女士,每隔三天訂餐一次,每次7份玉米飲,這次點了6份,小王忍不住猜想“是不是點錯了?”于是她回撥了電話。“對對,還是點7份,我少加了一份,太謝謝你了……”因為小王的細心,那天的午飯,董女士和平常一樣順利收到7份餐點。
小王所在的肯德基餐廳是社區(qū)店,附近的區(qū)居民就像餐廳的鄰居,她配餐快不是掌握了什么訣竅,是因為在疫情的特殊情況下,對鄰居多了點惦記,把他們的口味放在心上。
最暖的事兒是我們相互惦記
力之間的作用是相互的,人與人之間的情誼也是如此,互相關照,才會讓情誼相互傳遞。保健路肯德基餐廳的送餐員小任,疫情期間也感受到了來自鄰居的“特殊”關照。
一次,送餐路上他接到電話,是老顧客于女士打來的:“你好,實在不好意思啊,今天我得晚點下樓取餐。天怪冷的,你把漢堡放窗臺上就行。”小任記得這位女士,她說話爽利,每次都提前下樓,沒讓自己等過一次。他電話里答應著,“好的,我知道了。”但是到了小區(qū)門口,卻不忍把漢堡從保溫箱里拿出來。東北的初春,室外依舊寒冷。“漢堡冰涼可咋吃,我還是等會兒吧……” 小任這么想著就繼續(xù)在樓下等著。于女士下樓取餐的時候有點驚訝,“你咋還沒走啊,站這么半天多冷啊……”小任往后退了兩步,看著于女士拿到熱乎的漢堡,算是踏實了。“沒事兒,漢堡熱乎就行。”
為了不讓送餐員挨凍,于女士提前通知了送餐員,這是關照,為了顧客能吃一口熱乎漢堡,寧可在寒風中多等一會,這也是關照。在春寒料峭的季節(jié),鄰里間用這份熱乎勁兒互相溫暖,足矣。
一句簡單的“謝謝”也能如此溫暖
“您好,給您測量一下體溫,請您一個人坐一張餐桌,多人請分開用餐……”恢復堂食后,這句話小趙一天要重復無數(shù)次。太平橋肯德基餐廳經(jīng)理小趙說,恢復堂食對餐廳也是個挑戰(zhàn),顧客進店一定要測溫,要分散就坐用餐,大廳也需要增加員工巡視。這增加了對人力的需求,和顧客的溝通內(nèi)容也有變化。以前,顧客與家人或朋友到肯德基用餐,位置隨便選擇,在這里是舒適隨意的。但是現(xiàn)在,如果兩位顧客坐在一起,員工不得不特意“拆散”他們,如果餐廳內(nèi)顧客人數(shù)稍多,還要“拒絕”顧客進店,這對一向熱情好客的員工來說,真是一種“折磨”。不過,小趙和員工們按照規(guī)定認真執(zhí)行,她懂得,這是對顧客負責,也是對員工負責。當然,大多數(shù)顧客對此表示理解,就在堂食開放的第一天,小趙就被顧客暖到了。
她忙著為顧客指引座位,轉(zhuǎn)過身,一位女士端著一杯水說,“這么說一天嗓子肯定要啞了,喝口水吧,謝謝你。”一杯白水,小趙竟喝出了點甜味。“為顧客服務不是圖這句‘謝謝’,但是有人感謝的時候心里特別溫暖。”
抗擊疫情這一路,肯德基用好鄰居的身份和社區(qū)居民互相守望。一餐美食滿足味蕾,也讓人知道,鄰里間的相互惦念和關照是多么重要。待到春暖花開,摘掉口罩的時候,鄰居們可以面對面說一聲“謝謝你的關照,好鄰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