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網(wǎng)

北京密云大樹洼村用兩處閑置山洞種蘑菇

   2020-08-21 新京報7590
  近兩日接連的雨天,讓北京密云大樹洼村村民省了不少力氣,村里山洞種植的蘑菇因為濕度合適不需要再用人工背水上山。新一茬平菇陸續(xù)成熟上市,這兩天就產(chǎn)出了40多斤。而山洞里種蘑菇在京郊已經(jīng)不是新鮮事兒了,有的地方甚至還做起了山洞蘑菇火鍋,大樹洼村的蘑菇山洞雖然不是首例,但也有望成為這個小山村的新“產(chǎn)業(yè)”。
 
  閑置多年山洞種起了蘑菇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有的村民在家閑著沒有收入。一個偶然的機會,楊凱通過短視頻了解到,山洞冬暖夏涼非常適合種蘑菇,收入也相當可觀,他便想到了村里閑置多年的山洞。
 
  為了種好山洞蘑菇,楊凱專程到密云區(qū)西田各莊鎮(zhèn)請教種植經(jīng)驗,緊接著就買了800多菌棒,和村民們一起背到了山洞里。“像這樣的山洞,村里一共有五個。今年是第一次嘗試,就先選了兩個山洞種平菇。”楊凱介紹,大樹洼村地理位置特殊,是密云區(qū)海拔最高的村子。高海拔帶來了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近年來村里發(fā)展特色種植,不少村民通過種鮮食玉米、谷子、藜麥等作物增加收入。
 
  眼下,在大樹洼村種植平菇的山洞里,兩側鋼架上碼放整齊的平菇長勢良好,猶如朵朵盛開的雪蓮。
 
  平菇的菌絲在黑暗中生長,不需要光線,山洞里光線較弱,夏天氣溫還低于洞外溫度,這樣的環(huán)境對于蘑菇的生長正適宜。楊凱向記者介紹,這些菌棒是用玉米芯拌著菌絲制成,除了山泉水沒有加其他東西,而且廢棄的菌棒還能當肥料還田。
 
  蘑菇利潤給低收入戶分紅
 
  第一次嘗試種植山洞蘑菇,大樹洼村邀請了相關專家和農(nóng)技員配合,憑著種植經(jīng)驗摸索出適合本村的種植技術,一些低收入戶也加入進來,通過參與山洞蘑菇的管理增加了收入。晴天時,管理蘑菇的村民,從山洞下背山泉水,兩個山洞的菌棒每天需要40升山泉水;雨天時,山洞天然的濕氣足夠平菇的生長需要,村民也不需要背水上山。
 
  “平菇夏天價格高,現(xiàn)在人們吃火鍋也少不了菌類。”楊凱對反季節(jié)種植蘑菇有信心,說著他還算了一筆賬,一個菌棒6.5元成本,能產(chǎn)3-4次平菇,前后能長出4斤平菇,1斤平菇線上包郵銷售可以賣到24塊錢;走線下商超售賣,價格也能達到八九塊錢一斤。今年第一茬平菇結束時,兩個山洞一共出了180多斤平菇,通過線上銷售了20多斤。
 
  大樹洼村兩委決定,這次種植山洞蘑菇的所有利潤,一方面作為補充下一次菌棒的本金;另一方面,剩余利潤用于年底低收入戶的分紅。
 
  村里每年2萬斤野生蘑菇下山
 
  大樹洼村發(fā)展蘑菇種植,還有另外一個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那就是野生蘑菇。截至目前,村里每年有2萬斤野生菌下山,主要是燕山山脈特產(chǎn)的紅松蘑、黃松蘑和榛蘑等野生菌種,一到夏天,村里的老百姓就會到山上去采蘑菇,在自家庭院里晾曬三五天就能出售。
 
  不過,村民們采的野生蘑菇大都是通過小商小販進行售賣,缺少正規(guī)銷售渠道。楊凱介紹,村里也想利用山洞蘑菇的種植契機,把野生蘑菇一同帶出去,由村里的農(nóng)產(chǎn)品產(chǎn)銷合作社統(tǒng)一收購,由此形成規(guī)模和品牌。
 
  現(xiàn)在,大樹洼村山洞蘑菇因為生長時間足夠長,長出的平菇肉頭厚,品質好,在鎮(zhèn)上的口碑反響不錯,一些民宿也采購了平菇售賣。楊凱介紹,目前山洞蘑菇的種植數(shù)量較少,平菇的供應經(jīng)常斷檔,明年計劃借助山洞發(fā)展冷棚,增加平菇種植面積,延長供應時間。山洞距離村民的居住地有1公里多的山路,沿途風景秀美,屆時也能和村里的民宿旅游結合,發(fā)展蘑菇采摘。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wǎng)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新手幫助  |  信息發(fā)布規(guī)則  |  版權隱私  |  服務條款  |  聯(lián)系我們  |  網(wǎng)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