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網

張雅林教授現(xiàn)代藥物研發(fā)團隊在小菜蛾代謝殺蟲劑分子機理方面取得新進展

   2020-12-25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79040
  近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張雅林教授現(xiàn)代藥物研發(fā)團隊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期刊在線發(fā)表了題為“Identification of key residues of carboxylesterase PxEst-6 involved in pyrethroid metabolism in Plutellaxylostella (L.)”的研究論文。博士研究生李一帆、孫紅和揚州大學田振博士為共同第一作者,劉吉元副研究員和張雅林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

  由于小菜蛾在田間的抗藥性極為嚴重,造成了殺蟲劑在田間不合理的頻繁使用,導致了嚴重的農業(yè)健康和環(huán)境安全問題。擬除蟲菊酯是一類防治小菜蛾方面廣泛使用的殺蟲劑,但小菜蛾對該類殺蟲劑產生了嚴重的抗藥性,并且擬除蟲菊酯在土壤中的殘留會造成環(huán)境安全問題,探索小菜蛾對擬除蟲菊酯的解毒代謝十分重要。

  該研究通過蛋白質三維結構模建、蛋白質-藥物分子對接、蛋白質-藥物復合物分子動力學模擬等現(xiàn)代藥物設計技術并聯(lián)合分子生物學定點突變試驗,闡明了小菜蛾羧酸酯酶(PxEst-6)代謝4種擬除蟲菊酯(Bifenthrin、Cyfluthrin、Cypermethrin、λ-cyhalothrin)的分子機理;證實了PxEst-6具有參與小菜蛾對擬除蟲菊酯解毒代謝過程的能力;分析了擬除蟲菊酯與PxEst-6的結合模式,揭示了參與代謝的關鍵氨基酸殘基和作用方式;發(fā)現(xiàn)PxEst-6通過Q431、H451和K458殘基與擬除蟲菊酯的乙酸酯基團發(fā)生極性或氫鍵相互作用從而對其進行代謝。該研究揭示了PxEst-6代謝擬除蟲菊酯殺蟲劑的分子機理,為探索小菜蛾對擬除蟲菊酯殺蟲劑的抗藥性提供了理論依據,為研發(fā)新型擬除蟲菊酯殺蟲劑提供了新的方向。

  原文鏈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304389420326029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新手幫助  |  信息發(fā)布規(guī)則  |  版權隱私  |  服務條款  |  聯(lián)系我們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