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夏末,正是玉米大量上市的時節(jié),大街小巷叫賣煮玉米的聲音此起彼伏,玉米的價格從1.5元到3元不等,生意十分興隆。街頭"甜玉米"為啥這么甜?有人提出質疑,這么甜的玉米可能是在蒸煮過程中加入了某些食品添加劑,不可能是純種的甜玉米。那么街頭所售賣的這些所謂的"甜玉米",到底是添加劑玉米還是甜玉米品種呢?這一期的《民生實驗室》將揭開這一謎團。
【科技解答】
糖精危害到底有多大
據百度百科,糖精鈉是最古老的甜味劑。于1878年被美國科學家發(fā)現。甜度為蔗糖的300倍到500倍,但它不被人體代謝吸收,在各種食品生產過程中都很穩(wěn)定。缺點是風味差,有后苦,這使其應用受到一定限制。
糖精鈉是有機化工合成產品,是食品添加劑而不是食品,除了在味覺上引起甜的感覺外,對人體無任何營養(yǎng)價值。相反,當食用較多的糖精時,會影響腸胃消化酶的正常分泌,降低小腸的吸收能力,使食欲減退。由于食用糖精對人體健康有害無益,所以西方一些發(fā)達國家都對糖精嚴格控制使用,其控制標準一般為不超過消費食糖總量的5%,且主要用于牙膏等工業(yè)用途。
什么是真正的甜玉米
據百度百科,甜玉米又稱蔬菜玉米,是玉米的甜質型亞種。甜玉米是歐美、韓國和日本等發(fā)達國家的主要蔬菜之一。生產中的甜玉米可以分為普通玉米、超甜玉米和加強型甜玉米三類。甜玉米在中國也有栽培。植株較矮,果穗苞葉上有旗葉。子粒淡黃或乳白色,胚較大,乳熟期子實柔嫩、味美,富含水溶性多糖、維生素A、維生素C、脂肪和蛋白質等。
記者采寫該稿件的過程中,也曾走訪了農貿市場的一些玉米批發(fā)戶。在他們的認知里,并沒有甜玉米與普通玉米的概念。據他們反映,沒有顧客會問他們"甜玉米"有沒有?怎么賣?"每天在市場上要批發(fā)出售十多袋苞米,基本上都是賣給了那些在大街上煮苞米的小商販。很多人問為什么煮不出路邊小攤那么甜的苞米。其實都是一樣的苞米,含糖量是有限的,再甜也甜不到那個程度,肯定是往里加糖精或香精了唄。"南市場的一苞米批發(fā)戶對記者說。
【實驗目的】:檢測街頭小商販所賣的煮玉米是否為用糖精水煮熟。
【實驗材料】:在太原街時尚地下商業(yè)廣場買到的甜玉米一根(很多人反映這里買到的玉米非常甜);小北街附近市場商販售賣的甜玉米一根;某快餐店所買到的玉米一根;
【實驗地點】:沈陽農業(yè)大學園藝學院生理實驗室
【實驗人】:沈陽農業(yè)大學園藝學院在讀博士 劉爽
【實驗器材】:721分光光度計;沸水浴鍋;燒瓶;酒精燈;試管若干;燒杯
【實驗藥品】:納氏試劑(利用碘化汞和碘化鉀按在堿液中配得);濃硫酸1∶1;雙氧水;硫酸銨
【實驗原理】:糖精鈉和鈉氏試劑能產生化學反應生成黃色物質,再利用分光光度計捕捉顏色變化來確定糖精鈉的含量。(吸光值為正數時說明可能含有糖精鈉)
【實驗過程】
一、樣品處理
將幾組待測玉米除去蛋白質和脂肪,之后將樣品分別裝入事先標號的燒杯中。分別在燒杯中加入無水乙醚,將樣品中的糖精鈉提出。然后將燒杯放入沸水浴鍋中將乙醚蒸干,再向殘渣中加入0.02mol/L的氫氧化鈉溶解殘渣。然后加入硫酸溶液進行消化反應,在微火上加熱后,當樣品略微變色時,加入30%的雙氧水繼續(xù)加熱10分鐘左右待用。
二、參照液配制
1∶1的硫酸0.5ml和鈉氏試劑5ml混合后制成標準溶液作為參照液。
三、樣品比色
將處理過的樣品分別加入5ml的鈉氏試劑,放入比色皿中與參照物進行比色,得到數據后記錄備用;
【結果與分析】
通過測定得到數據列表如下:
樣品 吸光值
太原街購得玉米 0.1887
小北街購得玉米 0.0134
快餐店購得玉米 0.0169
太原街購得的玉米吸光值較大,說明該玉米中含有糖精。其余兩種數值雖然也為正數,但考慮到實驗有可能產生的誤差,數值基本可以忽略。
【結論與討論】
"玉米中有一個品種為甜玉米,其果實的含糖量較一般的玉米較高,在品嘗時能嘗到淡淡的甜味,但像這種舔表面就能嘗出甜味的卻不太可能,這種很可能是加入了其他的添加劑。你仔細品一品,用糖精的甜玉米甜過之后還有一點苦味。這也是糖精的特點,消費者購買時可以仔細分辨。"劉爽告訴記者。
甜玉米添加劑,賣得老火了
【記者跟進】
記者來到和平區(qū)南四馬路的食品添加劑一條街,在這里銷售著各種各樣的添加劑。在一家規(guī)模比較大的添加劑銷售店里,記者一眼就看到了瓶裝的玉米香精,它是一種透明的液體,被裝在深褐色的瓶子里,每瓶售價35元。"街邊兒上賣苞米的幾乎全從我們這兒買這種香精,苞米剛下來的時候,一天能賣出去四五十瓶呢。"
隨后,這名店員還給記者推薦另外一種粉末狀的玉米香精,記者貼到鼻子上聞一聞,果然透出一股玉米的味道。"這個不僅能增味兒,還能加色,一瓶45元。用這個煮苞米,看上去嫩黃嫩黃的,特別好。"這名店員說。推薦完了玉米香精之后,這名店員又給記者配了幾種添加劑,都是在煮苞米的時候添加的,說是搭配使用效果更好。配料表上大多有糖精鈉、甜蜜素和鮮奶精三種。
(見習記者 仇家奇 記者 陳扶宜 實習生 趙艷婷 馬佳寧 攝影 仇家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