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源被并購 刺激飲料股
可口可樂計劃全資收購中國匯源果汁集團消息在業(yè)內形成了不小的震動。周四,食品飲料行業(yè)多數個股應聲上漲,深深寶和維維股份全天封于漲停,而外資的這筆收購事件帶給市場更多的是對中國食品飲料行業(yè)估值的思考。
重新審視食品飲料行業(yè)
生意場上的收購案例時有發(fā)生,但匯源停牌前的股價是4.14港元,而作為全球的飲料老大可口可樂竟報價每股12.20港元,溢價近2倍來收購,確實讓人有些意外,這也讓我們對中國食品飲料行業(yè),特別是龍頭企業(yè)的估值進行重新審視。
前不久,股神巴菲特想買中國股票的消息已經告訴人們,在他的眼里,中國市場已經出現值得長線買入的股票了,而可口可樂公司就是巴菲特長期持有的品種,他會不會是可口可樂收購匯源的背后推手?雖然我們不知道他是不是想買A股,但從估值角度看,目前A股的市盈率水平已經基本與成熟市場接軌。
按這次可口可樂收購匯源給出的價格計算,其市盈率近25倍,這樣的股價在A股市場的食品飲料行業(yè)中已經出現,而且有些中國獨有的品牌只在A股市場上市,如果被外資看中,即使價格再高也完全存在被收購的可能。其實判斷一家公司的估值僅僅看市盈率是遠遠不夠的,在中國這一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上,像匯源這樣的食品飲料行業(yè)的龍頭企業(yè),擁有成熟的品牌、較高的市場占有率、強大的銷售網絡和渠道,其估值絕對不僅是市盈率能涵蓋的。
表面看,可口可樂并購匯源是個案,但這一事件反映了國際產業(yè)資本對中國食品飲料龍頭公司價值的認同,在A股的食品飲料行業(yè)中,同樣具有匯源特點的公司,其股價是不是仍被明顯低估呢,這需要有慧眼去尋找。
外資并購多發(fā)地帶
事實上,外資對中國的食品飲料行業(yè)染指已久,目前該行業(yè)的上市公司中很多都可以看到外資的身影:高盛入股雙匯發(fā)展、嘉士伯入股蘭州黃河和西藏發(fā)展、紐卡斯爾參股重慶啤酒、帝亞吉歐牽手水井坊、百威介入青島啤酒、日本大冢入股維維股份,再加上達能染指光明、娃哈哈、哈啤一度被境外啤酒巨頭收購等一系列案例都可以看出,中國的食品飲料行業(yè)對外資具有強大的吸引力。
A股市場經過半年多的下跌,估值泡沫已被大部分擠去,這正是企業(yè)之間并購重組的最好時機。在外資垂涎已久的食品飲料行業(yè)中,那些已具備一定規(guī)模的中國企業(yè)正面臨著被他人和外資大并購的可能。對外資來講,目前正是以低廉的成本收購被嚴重低估資產的最佳時機,中國的投資者應該盡快成熟起來,用國際視角來審視中國資產,要對自己的民族品牌充滿信心。
哪些公司可能再被染指
循著上述思路,我們認為,食品飲料行業(yè)中的那些有較高知名度、消費者口碑良好、具有成熟品牌、擁有不可復制的獨特產品的行業(yè)龍頭公司都可能成為下一個被外資或其他公司收購的對象。比如具有中國特色的茶飲料就極具并購價值,相關公司有生產 “王老吉”的廣州藥業(yè),生產 “本草茶”的深深寶等,另外,番茄醬龍頭新中基、冷凍食品行業(yè)的代表三全食品、奶制品龍頭伊利股份、光明乳業(yè),極具中國特色的品牌白酒等等。比如,按照目前伊利股份的股價,成為其大股東只需要不足13億元的資金,而國際權威評估機構評估其品牌價值為210.35億,是不是被低估呢。
所以,如果我們從境外產業(yè)資本的角度出發(fā),來看待中國食品飲料行業(yè)的價值,則必然會對A股市場的估值體系形成一定的沖擊,從而有利于食品飲料行業(yè)的優(yōu)質企業(yè)重新獲得估值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