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過后,正是絲瓜絡收獲的季節(jié)。9月18日,記者走進群山環(huán)抱、景色迷人的東鄉(xiāng)縣甘坑林場慈眉村,只見山腳下和溝溪旁點綴著一片片絲瓜絡大棚,棚架下一條條絲瓜絡好似秋天里的一個個感嘆號,給山鄉(xiāng)農民帶來了豐收的喜悅。
在村口那4畝連片的絲瓜絡田中,正在采摘絲瓜絡的曾福來臉漾笑容,他告訴記者:“這絲瓜絡就是瓜瓤中曬干的經絡,過去山里人家主要是用來刷鍋洗碗,而現在經過工廠加工的絲瓜絡就像丑丫頭變成的大小姐,俏得很!”老曾還算起了經濟賬:一畝絲瓜絡可收120多公斤,每公斤按公司最低保護價40元計,每畝收入近5000元,除去肥料、棚架折舊,純收入4000多元不成問題。
此刻,正在田間指導曾福來采摘絲瓜絡的村種植能手曾雪輝接過話茬:“往年農民種絲瓜絡是自產自銷,產量不高,也沒有規(guī)模效益。如今有了龍頭企業(yè)加農戶網絡,企業(yè)免費為農民提供從韓國進口來的種子,請當地技術員手把手教農民種植技術,補貼棚架費,建立產業(yè)協(xié)會,讓山民們放心種植,抱團致富,農民種絲瓜絡的熱情高漲,絲瓜絡也成了縣里的特色支柱產業(yè)。”
“是??!過去不值錢的絲瓜絡加工成沐浴潔具、床上用品后,不僅俏銷國內,還為歐美市場所青睞,產品供不應求。前年用絲瓜絡制成的鞋子一舉通過了國家有機產品論證,成為中國首雙"有機鞋",絲瓜絡的身價因此再漲。”甘坑林場負責人感慨道。(何江華 湯民)
在村口那4畝連片的絲瓜絡田中,正在采摘絲瓜絡的曾福來臉漾笑容,他告訴記者:“這絲瓜絡就是瓜瓤中曬干的經絡,過去山里人家主要是用來刷鍋洗碗,而現在經過工廠加工的絲瓜絡就像丑丫頭變成的大小姐,俏得很!”老曾還算起了經濟賬:一畝絲瓜絡可收120多公斤,每公斤按公司最低保護價40元計,每畝收入近5000元,除去肥料、棚架折舊,純收入4000多元不成問題。
此刻,正在田間指導曾福來采摘絲瓜絡的村種植能手曾雪輝接過話茬:“往年農民種絲瓜絡是自產自銷,產量不高,也沒有規(guī)模效益。如今有了龍頭企業(yè)加農戶網絡,企業(yè)免費為農民提供從韓國進口來的種子,請當地技術員手把手教農民種植技術,補貼棚架費,建立產業(yè)協(xié)會,讓山民們放心種植,抱團致富,農民種絲瓜絡的熱情高漲,絲瓜絡也成了縣里的特色支柱產業(yè)。”
“是??!過去不值錢的絲瓜絡加工成沐浴潔具、床上用品后,不僅俏銷國內,還為歐美市場所青睞,產品供不應求。前年用絲瓜絡制成的鞋子一舉通過了國家有機產品論證,成為中國首雙"有機鞋",絲瓜絡的身價因此再漲。”甘坑林場負責人感慨道。(何江華 湯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