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主任李克強13日出席全國食品安全工作專題會議暨省部級領導干部加強食品安全監(jiān)管專題研討班結業(yè)式,他強調,今年要加大食品安全重點整治力度,重典治亂必須重拳出擊。
毫不夸張地說,食品安全的問題嚴重程度已經(jīng)到了禍國殃民的地步,入口則傷身傷命,出口則影響經(jīng)濟,日積月累,哀民之不幸,怒法之不爭。
在食品安全問題上,沒有人能夠逃脫出去做壁上觀,一旦食品安全的防線徹底崩潰,巨大的輻射作用會在經(jīng)濟層面顯性存在,而通過蝴蝶效應的產(chǎn)生,社會層面的諸多問題會變得不可收拾,除了人們在追求物欲方面變得不折手段之外,最重要的是很多不可控的例如生化、基因變異等無法想像的連鎖反應讓人不可承受。
中國食品安全的困境是,人們已經(jīng)無法面對食品層面的生存狀態(tài)的真實了。媒體對食品安全的報道總是讓人們懷疑自己的想象力是不是足夠豐富;每次拿起筷子都會躊躇,還有安全的食品可以入口么?動用副總理級別的政府行政官員管理食品安全問題,既說明了政府對此事的重視程度,亦說明食品安全已經(jīng)瀕及民族健康和經(jīng)濟健康的存亡之虞。
重典治亂必須重拳出擊,此類句式和理念對中國人來說并不陌生。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中強化法治的力量一直是主流聲音的一部分。法家思想的存在彌補了在道德教化不起作用的時候用法治--重典治亂是維護社會經(jīng)濟和秩序的底線。
法治的思路,重典在前,重拳在后。食品安全的立法是否構成重典,各地政府執(zhí)法時是否構成重拳。人們在面對既成事實的無力抗爭,更無力選擇--立法層面和執(zhí)法層面的缺失是不可回避的。
立法的滯后是法律的天性缺失,食品安全的立法之前的缺失重點是還不構成重典,執(zhí)法上更無法以法治的名義達到重拳的目的。解決食品安全法治無法不選擇法治的道路,之前的努力并沒有得到人們期待的效果,既然重典治亂是別無選擇,那還等什么呢??。▍乔镲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