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網(wǎng)

華中農業(yè)大學伊華林、吳巨勛課題組揭示miR156k-SPL2-PYL2模塊調控柑橘果實熟期的分子機制

   2025-08-14 華中農業(yè)大學4600
   柑橘是我國及世界第一大果樹,我國生產(chǎn)的柑橘95%以上用于鮮食。熟期多樣化是我國柑橘育種的重要方向之一,構建早中晚熟搭配合理的品種結構,從而實現(xiàn)全年鮮果均衡供應,是我國柑橘產(chǎn)業(yè)的關鍵產(chǎn)業(yè)問題。然而當前,我國柑橘成熟期依然比較集中,中熟品種占比超50%,極早熟和極晚熟柑橘品種占比不足5%,其主因在于優(yōu)質特早熟與晚熟品種比較匱乏;同時,對于柑橘熟期調控機制的認知尚淺,可用的調控手段亦較有限。因此,深入挖掘柑橘果實熟期調控的關鍵基因,深入解析其分子調控機制,對推進多熟期優(yōu)質柑橘新品種選育具有重要的理論與實踐意義。
 
  近日,華中農業(yè)大學果蔬園藝作物種質創(chuàng)新與利用全國重點實驗室伊華林/吳巨勛課題組在Plant Physiology發(fā)表了 “The miR156k-SQUAMOSA PROMOTER-BINDING PROTEIN-LIKE2 module regulates the abscisic acid receptor PYL2 during citrus fruit ripening”的研究論文,揭示了csi-miR156k通過靶向SPL2促進柑橘果實成熟的功能和分子機制。
 
  伊華林、吳巨勛課題組始終專注于柑橘果實重要性狀形成的調控機制研究,其中柑橘果實熟期性狀形成是重點研究方向。在前期研究中,本課題組基于晚熟臍橙芽變材料,通過小RNA組鑒定出了一個差異表達的csi-miR156k (Wu et al., 2016)。在山金柑中超量表達csi-miR156k可使果實早熟23.5-36.65天,通過瞬時轉化山金柑果實證明SPL2能顯著調控果實的成熟,證明其是csi-miR156k發(fā)揮調控柑橘果實成熟功能的關鍵靶基因。為了解析其中的分子機制,基于DNA親和純化測序(DAP-seq)篩選到SPL2的關鍵候選靶基因——ABA信號轉導途徑的關鍵基因PYL2,采用雙熒光素酶實驗、酵母單雜、EMSA實驗證實了SPL2可直接結合PYL2的啟動子并抑制其啟動子活性。在山金柑中瞬時沉默PYL2和瞬時超表PYL2則獲得了與SPL2相反的表型。為了進一步解析SPL2抑制PYL2轉錄表達的機制,通過酵母庫篩選,鑒定到了與SPL2可能存在互作的蛋白CCoAOMT7,并通過酵母雙雜、LCI、BIFC、Co-IP與His-Pulldown證實了SPL2與CCoAOMT7的蛋白互作關系,并發(fā)現(xiàn)該復合體通過招募SAHH1蛋白提高了PYL2啟動子區(qū)的DNA和組蛋白甲基化水平,從而共抑制PYL2的轉錄,進而通過影響ABA信號轉導參與柑橘果實成熟調控。
 
  華中農業(yè)大學果樹系吳巨勛副教授為該論文通訊作者,伊華林教授對實驗進行了全程指導。已畢業(yè)博士生張力(現(xiàn)為湖北省農業(yè)科學院果樹茶葉研究所博士后)和博士生徐宸宇為共同第一作者;已畢業(yè)博士徐彥輝、博士生尹民強與蔡珍梅,碩士研究生趙珍梅、程瀚遠參與了該研究工作;楊海健副研究員與李先明研究員也參與指導了相關工作。本研究得到了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項目(2024YFD1200501)、國家現(xiàn)代柑橘產(chǎn)業(yè)技術體系(CARS-26)、湖北省科技創(chuàng)新項目(2024BBB085)、重慶市科企聯(lián)合體等項目的資助。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wǎng)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新手幫助  |  信息發(fā)布規(guī)則  |  版權隱私  |  服務條款  |  聯(lián)系我們  |  網(wǎng)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