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網

執(zhí)著與果敢:茅臺奇跡背后的成長密碼

   2011-12-26 2450
核心提示:  在貴州工業(yè)史上,1951年11月8日是不能忽視的重要節(jié)點。這一天,人民政府以贖買私人作坊的方式,宣告地方國營茅臺酒廠成立。從

  在貴州工業(yè)史上,1951年11月8日是不能忽視的重要節(jié)點。這一天,人民政府以贖買私人作坊的方式,宣告地方國營茅臺酒廠成立。從此,國酒茅臺步入了其歷史上第一次轉型告別農耕,轉向工業(yè)時代。

  轉眼60年過去,國酒茅臺再一次站在歷史的轉型路口茅臺未來的目標,首度被提到“世界蒸餾酒第一品牌”的高度。這無疑在昭示一個民族品牌走向世界,瞄準全球一流企業(yè)的意志與決斷。

  “要做世界一流企業(yè),就必須有世界眼光,更要有一流的人才隊伍,一流的管理隊伍,一流的規(guī)章制度。”貴州茅臺集團黨委書記陳敏這樣期許,“抓住難得的發(fā)展機遇,把茅臺做得更大更強,努力打造世界蒸餾酒第一品牌”。

  貴州茅臺集團董事長、黨委副書記、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袁仁國認為:“茅臺的成功,靠崇本守道的繼承創(chuàng)新,靠追求卓越的持續(xù)改進,靠勇往直前的企業(yè)精神,靠穩(wěn)定提高的產品質量,靠勇于擔當?shù)牡赖录s束,靠傳承弘揚的企業(yè)文化”。

  一

  1951年11月,成立不久的仁懷縣政府經上級同意,斥資1.3億人民幣(舊幣)購買歷史悠久的民間燒房“成義燒房”,在此基礎上成立貴州省專賣事業(yè)公司仁懷茅臺酒廠。此后又整合了仁懷的著名燒房榮和燒房、恒興燒房,至1953年,國營貴州茅臺酒廠初具雛形。1952年9月,新中國的首屆全國評酒會上,茅臺酒被評為“八大名酒”之首。這一年,茅臺酒年產75噸。1953年,茅臺酒廠被劃為省直管企業(yè),廣州商行來函希望辦理茅臺的海外銷售。到2010年,茅臺酒及系列酒產量32611噸,時間跨越近60年,產能的跨越則是434倍,相當于每年以7倍的速度增長。解密茅臺輝煌60年,那些沉淀于歲月塵風之下的拼搏之舉推動的每一個前行步伐,都是發(fā)展中最為生動的注解。

  1954年,周恩來總理在日內瓦以茅臺酒宴請與會貴賓;

  1964年,茅臺酒試點委員會成立,多位專家入主開展茅臺酒工藝總結與研究,后成功總結出茅臺酒三大典型體,找到茅臺酒質量恒定基因;

  1966年,茅臺酒改包裝,由陶瓶改為乳白玻璃瓶、紅色塑料旋蓋,此形象一直保留至今;

  1978年,茅臺酒生產突破千噸;

  1984年,茅臺酒擴建年產800噸指揮部組建完畢;

  1989年,茅臺酒銷售突破億元大關;

  1991年,茅臺酒廠成功晉級國家一級企業(yè);1993年,沖擊“全國優(yōu)秀企業(yè)金馬獎”成功,就在這一年,茅臺還首度打破“皇帝女兒不愁嫁”的計劃經濟時代慣例,到成都參加糖酒交易會推銷自己;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fā),國酒茅臺迎來發(fā)展的第二個轉折,從傳統(tǒng)的計劃經濟時代,沖進全國競爭最為激烈的快消市場,在內外夾擊中,尋找企業(yè)的生存之道;

  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山西朔州假酒案……連鎖反應下的中國白酒產業(yè)遭受重創(chuàng),貴州大部分白酒企業(yè)一蹶不振。市場倒逼之下,國酒茅臺組建了茅臺歷史上第一支17人的銷售隊伍,“生產圍繞銷售轉,銷售圍繞市場轉”正是從這一年開始,茅臺正式逐鹿市場。

  從那時起,茅臺的領軍者不斷摸索適合茅臺自身發(fā)展的經營哲學,從“八個營銷”、“有機茅臺,科技茅臺,人文茅臺”、“四自精神”,到“五個創(chuàng)新”,“六個統(tǒng)籌”……每年都有新的理念注入,給茅臺行動上的開拓創(chuàng)新,帶來精神基礎。

  1998年的危機,給茅臺帶來的不是滅頂之災,而是持續(xù)至今的高速增長,從成功兼并習酒,到茅臺股份公司上市,再到連年進入英國《金融時報》、美國《福布斯》雜志的評選排行名單從推健康理念,到宣布迎接文化酒的春天;從茅臺酒堅持質量鐵律的“四服從原則”(即產量服從質量、速度服從質量、成本服從質量、效益服從質量),到總結“包容性增長”的成功理念國酒的發(fā)展模式和企業(yè)哲學,漸漸成為同行觀察和分析的熱點。

  過往一甲子,無數(shù)企業(yè)在浮沉中消逝,而茅臺一路前行,更在建國后深刻的社會變遷中穩(wěn)步上揚,產生了越來越大的影響力。

  二

  2010年,上海世博會盛大開幕,作為白酒唯一高級贊助商的茅臺盛裝登臺,隆重推出81款世博紀念酒,讓世人看到的是中國民族工業(yè)榮耀的百年回歸。

  2011年4月,博鰲亞洲論壇年會開幕式上,來自茅臺的袁仁國應邀在年會開幕式上與各國政要及500強企業(yè)代表同臺發(fā)言。

  60年后的今天,貴州茅臺在產品市場和資本市場上創(chuàng)下的業(yè)績,長期成為業(yè)界關注的焦點。

  人們驚奇,在股價排名前十的中國上市企業(yè)中,是什么讓貴州茅臺這個來自遙遠貴州高原的白酒企業(yè),在市場競爭最為激烈的快消品領域一路高歌猛進成為同業(yè)的領軍者?

  某種意義上說,茅臺酒已經成為中國悠久的白酒文化的高端象征,一位業(yè)內觀察人士這樣分析。

  最新統(tǒng)計數(shù)據顯示:茅臺集團2011年1月到7月主營業(yè)務收入118.6億元,同比增長43.2%,實現(xiàn)利潤74.2億元,同比增長47.9%。茅臺占據目前貴州省規(guī)模以上白酒企業(yè)工業(yè)產值的73.7%。

  茅臺集團2010年公布的數(shù)據:茅臺集團公司共生產茅臺酒及系列產品32611噸,同比增長11.42%;實現(xiàn)營業(yè)收入116億多元,同比增長20.30%;營業(yè)利潤71億多元,同比增長17.86%;實現(xiàn)凈利潤50億多元,同比增長17.13%。

  不僅如此,過去十余年間,茅臺更像白酒業(yè)的巨星,頻頻亮相

  2005年,茅臺上榜中國“十佳最具投資價值上市公司”。2006年,“茅臺酒釀制技藝”入選國家級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2006年,《財富》雜志推出“最受贊賞的中國公司”排行榜,茅臺集團公司位列全明星榜。2008年,《福布斯》雜志評選出全球上市公司2008強排行榜,茅臺位列1253位。2010年,入選由世界品牌組織、美國世界著名企業(yè)聯(lián)盟等組織推選的2009年度“中國市場最受歡迎世界著名品牌150強”。2010年,財富中文網發(fā)布“2010年最受贊賞的中國公司”榜單,茅臺再上明星榜,名列第11位。

  英國《金融時報》全球500強評選中,茅臺連年入選。一個月前,貴州茅臺再度榮獲全國質量獎。

  茅臺集團總經理、副董事長劉自力分析說,茅臺的發(fā)展,不僅打造了一個具有良好聲譽的百億企業(yè)集團,其影響更超越企業(yè)本身,超越經濟范疇。

  三

  熟悉茅臺過去60余年發(fā)展經歷的觀察者評論說,茅臺人身上有股與眾不同的“氣”在這里隨便找一個員工,你都能從其臉上看到自信的光澤這種自信,源自茅臺天翻地覆的深刻變化。“我們釀的是世界上最好的白酒”今天,這種自豪感和歸屬感在國酒茅臺更為凸顯。

  茅臺人身上的這股“氣”,正是全世界的企業(yè)家們,都樂于塑造的團隊氛圍。茅臺人自己,則愛用“茅臺精神”來總結他們最為珍視的企業(yè)價值這種源自茅臺悠久歷史文化形成的企業(yè)精神,包含了一家企業(yè)成長所必須的進取之心和遠大抱負。

  在茅臺過去60年的歷程中,你亦可看到類似的特質:

  即便在計劃經濟時代,這里的工人對產品的工藝和質量要求,也從未改變近乎苛刻的一絲不茍。1960年初,長達四年的時間里,釀酒師李興發(fā)成天泡在酒庫里,一只大手上吊著十數(shù)個小酒杯,裝了不同年份、不同輪次的茅臺酒,勾兌、品嘗,再勾兌、再品嘗……如是反復,然后把結果記錄在筆記本上。他通常一天要嘗取五六十壇酒,最多一天要品嘗上百壇。為了保持勾酒時的靈敏味覺,身為貴州人的李興發(fā),一直拒絕吃辣椒、醋等刺激性食物,僅就蔬菜蘸點醬油。1964年,李興發(fā)終于發(fā)現(xiàn)了構筑今天茅臺酒香味的香型密碼:醬香味好,口感幽雅細膩的稱為“醬香”;用窖底酒醅釀烤,有突出窖泥香味的稱為“窖底”;香味不及醬香型但味道醇甜協(xié)調的稱為“醇甜”。

  李興發(fā)的故事,只是千萬個茅臺人的縮影,也是映射“茅臺精神”的生動個例。

  60年的短暫歷史,國酒茅臺從小到大,由弱變強巨大的變革歷程背后,是無數(shù)張鮮活的面容:從打破神秘行規(guī)奉獻釀造技藝的鄭義興,到老技術骨干王紹彬、李興發(fā);從鐵腕終結茅臺長期虧損歷史的周高廉,到帶著茅臺步入改革時代的鄒開良;從破解神秘茅臺引領健康酒時代的季克良,到謀略制勝開創(chuàng)文化酒時代春天的袁仁國等等,名單遠遠不止這些。

  茅臺精神鑄就茅臺奇跡,這一對互為表里的核心要素,陪伴著國酒茅臺國營60年來發(fā)展的整個歷程。

  四

  今天,國酒茅臺再一次站在了新的發(fā)展路口未來十年,茅臺會怎樣?

  貴州省委省政府提出,長期落后的貴州,要實現(xiàn)“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的發(fā)展,在2020年與全國同步實現(xiàn)全面小康目標。

  這個期許,對于貴州經濟版圖上的主將茅臺而言,勢必面臨更大的壓力。

  “今天,貴州茅臺集團的目標,是要成長為有世界影響的一流企業(yè),真正實現(xiàn)世界蒸餾酒第一品牌。”茅臺集團黨委書記陳敏如是說。

  2011年4月9日,貴州省委書記栗戰(zhàn)書、省長趙克志率領包括五名省委常委在內的七名省領導齊聚仁懷,在茅臺集團召開專題會議,唯一議題是支持國酒茅臺做大做強。會議提出要把茅臺酒打造成“世界蒸餾酒第一品牌”、把茅臺鎮(zhèn)打造成“中國國酒之心”、把仁懷市打造成“中國國酒文化之都”,努力做到“未來十年中國白酒看貴州”。

  遠大目標,寄托的是上至政府高層,下至尋巷布衣的殷殷期待。

  茅臺不僅是貴州的,更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寶貴財富。

  因茅臺的成長,帶動了當?shù)財?shù)十萬農民靠種植高粱原料致富,并形成了一個龐大的供應體系。工業(yè)反哺農業(yè),推動社會經濟飛躍式發(fā)展,茅臺是一個好例子。

  茅臺是一個品牌,也是一張名片。透過它,世界看到的是具有數(shù)千年歷史底蘊沉淀的中國文化表達;透過它,世界看到的是崛起的中國民族工業(yè)發(fā)展自信;透過它,世界感受到的是中國名牌轉身國際化的強大磁場。

  2009年,茅臺集團與全球最大干邑世家法國卡慕酒業(yè)集團在北京簽訂5年海外營銷戰(zhàn)略協(xié)議??郊瘓F承諾,將茅臺酒分銷到全球25個銷量最高的免稅店面,以打造國際免稅市場中國白酒第一品牌高端形象。此次簽約雙方是第二階段的合作,2004年雙方曾簽訂為期5年的合作業(yè)務。

  把茅臺酒打造成“世界蒸餾酒第一品牌”,不是一句口號。除了千年歷史積淀,還有來自現(xiàn)實的強大依托。

  “未來五年乃至十年我們所要經歷的,必將是一段充滿希望、充滿壓力的成長之路。”茅臺集團董事長、黨委副書記、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袁仁國這樣表示,“我們的責任就是不斷提升茅臺的品牌價值,茅臺做大做強一直是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期望以及中國人的夢想,也是國酒人的決心和信心。”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新手幫助  |  信息發(fā)布規(guī)則  |  版權隱私  |  服務條款  |  聯(lián)系我們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