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網

關注食品鋁超標!

   2006-05-20 中國食品網中食網8890

 

  近日,可比克“薯我”系列,包括“薯我脆”、“薯我辣”、“薯我香”和“薯我鮮”等4個品種鋁超標問題被多家媒體披露;在此前不久,央視《每周質量報告》報道,中國農業(yè)大學食品學院組織了一次膨化食品專項教學實驗,隨機選擇了20種膨化食品,這些膨化食品都是在市場上銷量比較好的產品,產品范圍覆蓋了福建、上海、天津等膨化食品的主要產區(qū)。實驗人員把實驗中得出的膨化食品鋁殘留量的結果和相關的國家標準進行了對照,發(fā)現(xiàn)在這20個被測樣品中,竟然有7個樣品的鋁殘留量超過了國家標準的規(guī)定。

  這些報道引起了公眾的普遍關注,人們對含鋁食品產生了恐懼。食品中為什么會有鋁,鋁超標的食品會給人們帶來什么樣的危害?本報記者就此采訪了有關專家。

  ■來源:添加劑和包裝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yǎng)與食品安全所高俊全研究員告訴記者,含鋁膨松劑的使用是食品中鋁的主要來源。油條、油餅、膨化食品等含鋁較多的原因就是使用了明礬這種食品膨松劑。各地針對油餅、油條鋁含量的檢測進行過多次,幾乎次次檢測超標。

  去年濟南市曾對9家餐飲單位的油條進行抽檢,結果發(fā)現(xiàn),抽取的油條樣品中的鋁含量全部超過了國家標準。GB15202-2003面制食品中鋁含量規(guī)定,“以面粉為原料,經蒸、炸、烘烤加工制成的面制食品”中的鋁含量應控制在100毫克/千克的范圍內,而抽檢的油條中鋁含量最高的竟達到774毫克/千克,超出國家標準7倍有余。

  作為膨松劑的明礬是一種含鋁化合物。記者在我國現(xiàn)行的GB2760食品添加劑使用衛(wèi)生標準中看到,國家批準使用的膨松劑中有鉀明礬(硫酸鋁鉀)和銨明礬(硫酸鋁銨),使用范圍是油炸食品、水產品、豆制品、發(fā)酵粉、威化餅干、膨化食品、蝦片。由此可見明礬在食品加工中的應用范圍之廣。另據(jù)記者了解,明礬在生產粉絲、蜜餞果脯時也是經常使用的添加劑。添加明礬可增加粉絲的韌性,不易斷條;可使蜜餞果脯質地松脆,并易于著色。

  此外,還有一個鋁的來源尚未引起廣泛重視。高俊全說,現(xiàn)在許多食品中添加了食用色素,在食用色素中占絕大多數(shù)的是人工合成色素,如莧菜紅、胭脂紅、誘惑紅、檸檬黃、日落黃、亮藍等和它們的鋁色淀(水溶性色素沉淀在氧化鋁上制備的著色劑)。在現(xiàn)行國家標準中,只對色素及鋁色淀的使用量做了規(guī)定,但未對使用色素可能導致的食品鋁含量增加做出規(guī)定。而且,食用色素的鋁色淀究竟能使食品含鋁量增加多少,目前我國尚沒有一家權威機構對其進行測定和研究。

  高俊全說,除食品本身含鋁外,用鋁制品包裝或盛放食品也可導致食品鋁含量超標。比如用鋁罐包裝的飲料,雖然其內表面有保護層,但如果存放時間過長,保護層損壞,具有酸性的飲料就可能從破損處腐蝕鋁罐,使飲料中含有鋁離子。再如用鋁鍋等炊具烹調或盛放酸性較強的菜肴,也能使鋁溶解于菜肴中。

  ■危害:損害骨骼和神經

  高俊全說,由于中國人普遍喜歡吃油餅、油條等酥脆的油炸面制食品,而這些又是經常添加明礬的食品,導致我國居民鋁的攝入量是國外的數(shù)倍。雖然我國食品鋁超標問題并不像某些媒體說的那么嚴重,鋁的毒性也不如鉛、砷、鎘、汞等重金屬那么強,但仍不可掉以輕心。目前我國食品中鋁含量高的問題已經引起國際社會的注意。研究發(fā)現(xiàn),攝入過量的鋁與發(fā)生早老性癡呆(又稱阿爾茨海默癥,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tǒng)原發(fā)性變性疾病,常起病于老年期或老年前期,年輕人中也有得此病者?;疾≌邥饾u失去記憶、判斷、講話能力和知覺,直至最后變成植物狀態(tài)。這是一種難以治療的疾?。┯嘘P;同時,鋁離子在人體內會妨礙鈣、鋅、鐵、鎂等元素的吸收,容易引起骨質軟化、骨折。

  兒童作為膨化食品消費的“主力軍”,最易受鋁超標食品的傷害。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yī)院副主任醫(yī)師鄧莉說,長期鋁攝入量過多對孩子的骨骼生長和智力發(fā)育會造成不良影響。此外,鋁在人體內蓄積,還可能對肝、腎、心臟,以及免疫系統(tǒng)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害。

  ■監(jiān)管:尚有缺位

  膨化食品、蜜餞、粉絲等并非新近才出現(xiàn)的食品,為什么長期以來鋁超標問題沒有暴露得如此明顯?記者查閱了相關標準發(fā)現(xiàn),在GB17041-2003膨化食品衛(wèi)生標準、GB14884-2003“蜜餞衛(wèi)生標準”、NY5188-2002“無公害食品粉絲”的理化指標中沒有鋁含量一項,但規(guī)定“食品添加劑的品種和使用量應符合GB2760的規(guī)定”,即鋁的殘留量應<100毫克/千克。在GB19048-2003“原產地域產品龍口粉絲”中同樣沒有限制鋁含量,但規(guī)定“衛(wèi)生指標按GB2713執(zhí)行”,GB2713即“淀粉制品衛(wèi)生標準”,其中的理化指標仍沒有鋁含量,但規(guī)定“食品添加劑的品種和使用量應符合GB2760的規(guī)定”。由此不難看出,鋁含量不屬于常規(guī)檢測指標,自然容易成為漏網之魚。記者在國家質檢總局網站的產品質量抽查公告中發(fā)現(xiàn),2004年和2005年該局抽查膨化食品、油炸小食品、果脯、蜜餞、粉絲、粉條數(shù)次,但沒有一次涉及鋁超標的問題。他們對食品添加劑的檢測主要集中在甜味劑、防腐劑、增白劑等方面,而其他食品添加劑幾乎沒有涉及。

  油餅、油條是鋁超標的“重災區(qū)”,盡管這些現(xiàn)場制作的食品屢屢被衛(wèi)生監(jiān)督部門查出問題,但早點攤多如牛毛,偶爾蜻蜓點水似的抽查恐怕難以起到監(jiān)督作用。那些小商販出售的散裝膨化食品、粉絲、蜜餞,其鋁含量更沒人說得清楚。

  前面提到,在國家標準中,作為膨松劑的鉀明礬和銨明礬最大使用量是“按生產需要適量使用”,但“鋁的殘留量應<100毫克/千克”。如果監(jiān)管不力,不自覺的生產者就可以將“按生產需要適量使用”變?yōu)橄胗枚嗌儆枚嗌?,對鋁殘留量的限制也視而不見。

  ■消費:有幾多無奈

  鄧莉說,兒童是膨化食品、威化餅干等的主要消費群體,這類食品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吃過,不少孩子甚至天天吃,如果這些食品鋁超標,對兒童健康的危害不言而喻,因此,家長在為孩子挑選這類食品時要特別注意,而且不要讓孩子過多食用;對于添加人工合成色素的食品,雖然其鋁含量尚不清楚,但還是少吃為好。其他可能含鋁的食品也要少吃。在購買食品時一定要仔細閱讀配料表。

  專家說的固然有道理,但在現(xiàn)實生活中操作起來似乎并不容易。記者在北京某大型超市中發(fā)現(xiàn),幾乎一半知名品牌膨化食品的配料表中均沒有“膨松劑”字樣,而標有膨松劑的也沒注明具體成分。僅就這些可獲得的信息消費者能得到什么結論呢?未標注膨松劑的就肯定不含膨松劑嗎?再看粉絲和蜜餞,所有品牌的產品配料表中都看不到“明礬”及與鋁有關的字樣,倒是有一種粉絲的包裝上赫然標注著“無鋁食品”,頗有潔身自好的味道。正規(guī)廠家生產的有固定包裝的食品尚且讓人搞不懂,早市或集貿市場上出售的無包裝的食品,消費者就更無從了解其成分了。由此暴露出的監(jiān)管漏洞可見一斑。

  面對可能存在安全隱患的食品,某些監(jiān)管人員最愛說的是“消費者要加強自我保護意識”,“去大超市購買知名廠家的名牌產品”。但對付食品鋁超標問題,這招并不好使。

 信息來源: 中國醫(yī)藥報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新手幫助  |  信息發(fā)布規(guī)則  |  版權隱私  |  服務條款  |  聯(lián)系我們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