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于“方便面致癌”不斷見諸報端的情勢,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和中國營養(yǎng)學會聯合舉辦了“方便面安全問題高層論壇”,來自權威部門的官員和專家學者首次對此作出回應:中國方便面是嚴格按照有關國家標準進行生產的安全食品,致癌說沒有依據。 (據6月22日《華夏時報》)
專家認為,導致食品致癌的丙烯酰胺,在方便面中的平均含量為每公斤15至80微克。而這種物質是在125℃以上油溫中長期煎炸過程中產生的白色晶體,50公斤以上的動物一次食用7克才發(fā)生反應和變化。
“方便面致癌”說由來已久,社會各界莫衷一是、爭論不休。按照常理,權威部門在這樣的背景下作出回應,應當可以起到一種以正視聽的效果。頗為耐人尋味的是,權威部門的此次公開回應似乎并未起到預期的效果。
方便面是一種國內最普及的大眾快餐食品,國人平均每年要吃上36包。作為社會公眾極為關心的話題,有“權威部門”為此開個大會來辟謠,可見事情的重大。不過,現在的問題是,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和中國營養(yǎng)學會可能涉嫌與方便面生產廠家有著利益上的聯系,因此其權威性也要打上一些折扣。是“代表廣大消費者的健康利益”,還是代表“企業(yè)的經濟利益”,公眾有權懷疑。
“中國方便面是嚴格按照有關國家標準進行生產的安全食品”,現在的問題是,所有方便面廠家都是完全按照國家標準生產的嗎?不久前國家質檢總局對方便面產品進行了國家監(jiān)督抽查,產品抽樣合格率為7成。如果這樣去大范圍替方便面說話,把“中國方便面”所有的產品都定義為合格產品,恐怕不很妥當。應該這樣說能好些:只要是按照有關國家標準生產的方便面,就是安全的,不存在致癌問題。
去消除一些“謠言”,一定要用充分的論據去論斷。不然,懷疑還要繼續(xù),謠言還會發(fā)生,不是嗎?
專家認為,導致食品致癌的丙烯酰胺,在方便面中的平均含量為每公斤15至80微克。而這種物質是在125℃以上油溫中長期煎炸過程中產生的白色晶體,50公斤以上的動物一次食用7克才發(fā)生反應和變化。
“方便面致癌”說由來已久,社會各界莫衷一是、爭論不休。按照常理,權威部門在這樣的背景下作出回應,應當可以起到一種以正視聽的效果。頗為耐人尋味的是,權威部門的此次公開回應似乎并未起到預期的效果。
方便面是一種國內最普及的大眾快餐食品,國人平均每年要吃上36包。作為社會公眾極為關心的話題,有“權威部門”為此開個大會來辟謠,可見事情的重大。不過,現在的問題是,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和中國營養(yǎng)學會可能涉嫌與方便面生產廠家有著利益上的聯系,因此其權威性也要打上一些折扣。是“代表廣大消費者的健康利益”,還是代表“企業(yè)的經濟利益”,公眾有權懷疑。
“中國方便面是嚴格按照有關國家標準進行生產的安全食品”,現在的問題是,所有方便面廠家都是完全按照國家標準生產的嗎?不久前國家質檢總局對方便面產品進行了國家監(jiān)督抽查,產品抽樣合格率為7成。如果這樣去大范圍替方便面說話,把“中國方便面”所有的產品都定義為合格產品,恐怕不很妥當。應該這樣說能好些:只要是按照有關國家標準生產的方便面,就是安全的,不存在致癌問題。
去消除一些“謠言”,一定要用充分的論據去論斷。不然,懷疑還要繼續(xù),謠言還會發(fā)生,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