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網

云南農科部門首創(chuàng)農藥殘留快檢技術

   2006-09-01 中國食品網中食網9440
     項目實施4年昆明蔬菜農殘超標率下降24%

  最新數字表明,今年上半年,昆明市蔬菜農殘超標率降至6%,比4年前下降了24個百分點,在全國37個城市中位居第十。標志著昆明市的蔬菜質量安全水平有了顯著提高,群眾可以吃上放心菜。而這一切,與省農科院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建立的一套農產品質量安全監(jiān)測體系密切相關。

  農產品質量安全一直是政府和老百姓關心的熱點問題,然而,在農產品監(jiān)測中,由于技術不到位,常存在檢測效率不高、評價標準不健全、有害物污染狀況不清等情況,導致農殘超標率長期居高不下。為解決這個事關老百姓生命安全的大問題,2002年,省農科院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承擔了農業(yè)部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jiān)測體系建設計劃”項目,對農產品監(jiān)測中的技術瓶頸進行攻關。首先,通過創(chuàng)建50種農藥殘留、8種重金屬的快速定性定量技術及抗生素、激素與獸藥殘留三類物質的同時測定技術,項目組研究確立了農產品105項安全參數的檢測新方法,檢測效率提高3∽5倍,只需2∽3個小時就能得出結果。其次,采用分析保護劑等技術,將甲胺磷、抗蚜蟲威等18種農殘檢測的靈敏度提高10倍。依靠幾項領先技術,省農科院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在國內率先創(chuàng)建了一個完善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jiān)測檢驗平臺,可同時檢測多類有害物殘留。

  據項目負責人介紹,項目組通過監(jiān)測分析,提出了野生食用菌和普洱茶品質與安全標準建議值22項及食用玫瑰、茉莉花、青蠶豆、黑木耳、核桃、板栗等23種農產品的12項有害物安全限量,在國內首次制定了黑木耳、青蠶豆、落葉堅果、可食用花卉的安全標準,并制定安全限量標準4項。如今,這些安全標準已通過農業(yè)部審定并頒布為行業(yè)標準在全國實施,這一系列技術成果也已在全國8個省市推廣應用,成為直接指導蔬菜安全生產和流通監(jiān)管的重要手段。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新手幫助  |  信息發(fā)布規(guī)則  |  版權隱私  |  服務條款  |  聯系我們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