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郎酒的改制讓其形成一種格局:商標歸古藺縣政府,資產歸改制方民營企業(yè)寶光集團董事長、現郎酒集團董事長汪俊林。改制之后,郎酒生產銷售漸有起色,白酒行業(yè)均贊汪俊林厚道,因為他沒有另起爐灶培育自己的主打商標。
盛譽之下其實難負。據本報記者調查了解,目前,“郎”、“紅花郎”商標已經被汪俊林間接控制。
整個過程蒙著一層神秘的色彩,審批流程簡單而步驟復雜。古藺縣人至今還不知道,相當于全縣數年財政收入的百億商標資產,已經易主。到底是誰主導了郎酒資產的廉價改制呢?政府和企業(yè)相互推諉,均不說自己是主導者。
百億商標由公轉私
持有商標的久盛投資2010年末改制成為瀘州寶光集團控股73.8%的混合所有制企業(yè)
1963年,郎酒獲首屆四川省名酒評比金獎,同年晉升為中國八大名酒。1984年,“郎”牌郎酒被評為國家名酒,獲國家產品質量金質獎章,榮獲“中國名酒” 稱號。“郎泉”牌兼香型郎泉酒被評為中商部優(yōu)質酒。1989年,53°郎酒蟬聯“中國名酒”稱號;1997年,“郎”牌商標被國家工商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享受世界范圍的特別保護。2011年郎酒品牌價值居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排行榜第51位,食品飲料行業(yè)第5位,白酒行業(yè)第3位,價值175.55億元。
以前,這些商標資產由古藺縣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代縣政府持有,許可給四川省古藺郎酒廠有限公司在酒等商品上獨占使用。據古藺縣當地政府官員介紹,“商標使用費按照郎酒廠銷售額的一定比例確定”。
其實,古藺縣控制商標資產的目的還不只是收取商標使用費。“離開商標,白酒就沒有那么值錢,如果培育一個沒有歷史根基的品牌,成功的幾率很小。”上述政府官員透露,郎酒廠為了使用商標,就不能把公司外遷,這樣稅收就能留在當地。
但是,2010年,古藺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將這筆巨額資產轉讓給了古
藺縣久盛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公開資產顯示:久盛投資是一家注冊資金僅有50萬元的小公司。
2月3日,記者前往該公司注冊地古藺縣金蘭大道財政綜合樓采訪,但是找遍所有樓層也沒找到這家公司的辦公地點。該樓物業(yè)管理人員告訴記者,沒有這家公司。
久盛投資頓時蒙上一層神秘色彩。“國有獨資公司”、“民營企業(yè)”、“應該是專門投資酒廠的公司”——坊間對該公司的說法不一,在關鍵的投資人和資產內容上,都沒有一個明確的概念。
記者從古藺縣政府相關部門獲得的權威信息顯示,久盛投資只是一個商標管理機構,以前是古藺縣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的獨資子公司,2010年末改制成為瀘州寶光集團控股73.8%的混合所有制企業(yè),目前法人代表為楊先本。
值得注意的是,寶光集團是汪俊林控股的企業(yè),楊先本系古藺郎酒廠有限公司廠長,汪俊林部下高管。這也意味著,郎酒商標資產經過兩次轉手,最終被汪俊林控制。
誰主導了廉價轉讓?
“郎”等商標轉讓給久盛投資時采用直接劃轉的方式,對價為零
據當地人士透露,“郎”等商標轉讓給久盛投資時采用直接劃轉的方式,久盛投資支付的價款為零。
《國有資產評估管理辦法》規(guī)定,經各級人民政府或其國有資產監(jiān)督管理機構批準,國有獨資企業(yè)與其下屬獨資企業(yè)(事業(yè)單位)之間或其下屬獨資企業(yè)(事業(yè)單位)之間的合并、資產(產權)置換和無償劃轉可以不進行資產評估。
古藺縣國有資產經營公司在把“郎”等商標轉讓給古藺久盛投資有限公司時,后者還是前者全資子公司,零對價劃轉似乎無可厚非。
但是,在久盛改制的時候,商標資產是否需要評估呢?
《企業(yè)國有資產評估管理暫行辦法》對此有規(guī)定,非上市公司國有股東股權比例變動行為時,應對相關資產進行評估。
《國有資產評估管理辦法》對無形資產價值評估方法也亦有明確規(guī)定:自創(chuàng)或者自身擁有的無形資產,據其形成時所需實際成本及該項資產具有的獲利能力;自創(chuàng)或者自身擁有的未單獨計算成本的無形資產,根據該項資產具有的獲利能力。
那么,郎酒商標的改制前耗費了多少成本?改制后耗費了多少成本?現在的獲利能力如何量化?
2月3日,記者在古藺郎酒廠有限公司找到了楊先本,楊先本得知記者要了解商標轉讓過程和價值后,臉色一沉,說了一句“我不知道”,后就關住了辦公室門不肯見記者。
按照規(guī)定,重大國有資產的轉讓,要層層審批。從下到上的審批程序為,古藺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財政局國資股、財政局局長、縣政府常務會、縣委常委會。
《企業(yè)國有資產評估管理暫行辦法》還規(guī)定,企業(yè)國有資產評估項目實行核準制和備案制。經各級人民政府批準經濟行為的事項涉及的資產評估項目,分別由其國有資產監(jiān)督管理機構負責核準。古藺縣財政局國資股股長王愛萍稱,“現在商標仍然屬于政府。”
古藺縣負責企業(yè)改制的發(fā)改局經濟體制改革股也不知道久盛投資已經由國有獨資公司變成了民營企業(yè)控股的公司。“沒涉及到職工安置,重大資產處置的國有股權轉讓由古藺縣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自己做主。”
難道古藺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沒有經過政府同意,就將商標資產控制權轉讓給汪俊林了嗎?
記者就商標轉讓求證古藺縣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總經理陳仲超,陳仲超沉默許久后說,“你找政府吧,這是政府行為。”
精心設計的資產轉讓過程會對郎酒產生什么影響呢?
汪俊林2008年組建四川郎酒股份有限公司,并想以此作為上市融資的主體。但是后來未能成行,政府人士告訴記者,原因在于郎酒資產不完整,手中沒有商標所有權。按照現在證監(jiān)會對資產完整性的規(guī)定,資產必須在發(fā)行人名下。
2011年,郎酒酒類銷售額突破100億,在以醬香型白酒為主打產品的企業(yè)中,營業(yè)收入僅次于茅臺。如今,郎酒生產性資產和商標資產的最終控制人均是汪俊林,合并到發(fā)行人名下沖擊IPO似乎是輕而易舉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