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聚氰胺問題雞蛋”事件波及河北一些飼養(yǎng)村,記者昨赴定興現場探訪發(fā)現————
幾天來,定興的一些蛋農已經形成了習慣:凌晨早早地起來,開始在雞場“挑雞”,然后裝上車送往屠宰場。
自10月26日雞蛋在香港被檢測出三聚氰胺時起,5天來,河北省保定市定興縣的蛋農一直惶惶不可終日,蛋價的短信播報雖然一天一報,但是始終回不到 10月26日之前那每斤3元以上的批發(fā)價。與此同時,更為嚴酷的“雞蛋寒冬”正等待著他們,由于這里的散裝雞蛋幾乎全部銷往北京和廣東,北京的批發(fā)商已經通告蛋農們,若沒有“不含三聚氰胺”的相關證明,他們所有的雞蛋將全部被拒之門外。
中陶沈村,這個保定北部最集中的為京城供應散蛋的飼養(yǎng)村,120多個養(yǎng)雞戶,這四五天來,每天都要屠宰上萬只蛋雞。
散蛋產業(yè)鏈條之① 蛋農
-每天上萬蛋雞被迫屠宰
迫于雞蛋一天一天積壓的壓力,蛋農們無法在銷售中實現資金回流,但是雞又需要吃飼料,需要產蛋,無論哪一項都需要循環(huán)的資金支持,無奈之下,蛋農們紛紛把自己辛勤飼養(yǎng)的蛋雞送往屠宰場,以每斤4元左右的價錢,把蛋雞賤賣屠殺了。
“現在真的體會到‘殺雞取卵’這四個字,真的沒有一字虛設。”盧雙喜苦笑著,昨天他剛剛忍痛把1000只蛋雞裝車送往屠宰場,以換取剩余5000只雞幾天內的飼料錢。蛋雞需要一天三餐,每天兩次產蛋,對于全部靠人力飼養(yǎng)的中陶沈村的村民來說,沒有一天可以休息。“我們這兒過春節(jié)都是先給雞拜年,伺候好了雞再給父母拜年。”
面對雞蛋積壓的壓力,村民只得把一部分蛋雞送往屠宰場以求換得一部分救急的資金,據包括廖先生在內的幾位中間商統計,僅中陶沈一村,幾天來每天都有上萬只蛋雞被送去屠宰,每天送雞去屠宰場的人還需要排隊。
而屠宰只能收回很少的錢,盧雙喜飼養(yǎng)那6000只雞先后投入了15萬元,而如果按全部屠宰計算,也只能收回3萬元。
中陶沈村一天積壓雞蛋3萬斤
中陶沈村120多個養(yǎng)雞戶,這四五天來,每天積壓下來的雞蛋都在3萬斤以上,現在全村積壓雞蛋已超過15萬斤。自10月26日雞蛋被檢出三聚氰胺后,這里的蛋農們就面臨著“寒冬”考驗,這里產出的雞蛋絕大部分銷往北京,少部分則流向廣州,目前北京的批發(fā)商已經告訴所有供貨的蛋農,若送來的雞蛋拿不出“不含三聚氰胺”的檢測證明,則一概拒收,蛋農們只得將每天產下的雞蛋暫時屯積在自家倉庫。
“我們不是不想賣,是實在賣不出去啊。”談起雞蛋的事,蛋農盧雙喜就一直緊皺眉頭,他家養(yǎng)了6000只蛋雞,屬于村里的飼養(yǎng)大戶,從10月27日開始,他一顆雞蛋也沒賣出去,整個中陶沈村的雞蛋流通渠道幾乎被全部掐斷。
-蛋價縮水20%以上 成本和收購價“倒掛”
雖然蛋農們最關心的是雞蛋如何賣出去的問題,但是即便有人肯“接貨”,現在的蛋價也讓他們難以接受。在10月26日之前,雞蛋的收購價一直徘徊在每斤3 元左右,三聚氰胺事件發(fā)生后,蛋價一路狂跌,10月27日、28日兩天,雞蛋根本無人收購,本地蛋價兩天一直處于“空缺”狀態(tài),到10月29日,當地蛋價終于顯示出來,每斤2.2元,昨天蛋價首次上揚,每斤2.3元。
“我們除去人力和水電成本,雞蛋每斤成本都在2.8元以上,以現在的價錢我們要虧上20%。”蛋農盧雙喜計算著,好在現在已經是深秋,氣溫比較低,雞蛋可以保存較長時間,所以大家都在觀望著,希望可以扛到行情“回暖”時再出手。不過蛋農們心里也很清楚,以現在的溫度,生鮮雞蛋最多可以保持兩星期不變質,但是這段時間內行情會不會“回暖”,誰也沒信心。
“就算這些人扛到最后蛋價回升了,北京的批發(fā)商也絕對不會要已經接近變質期的雞蛋。”從事雞蛋轉運的中間商廖先生說,“ 其實他們只有一星期,因為雞蛋經轉運,到北京的批發(fā)商手中,而后批發(fā)給市場,再零售,前前后后至少也要保證有一星期的保質期。如果一星期之內他們的雞蛋賣不掉,那么也不會有人再要了。”
-10天內八成蛋農面臨蝕本
“我們害怕這會變成一個為救急而屠宰蛋雞造成規(guī)模萎縮,之后再救急再萎縮的惡性循環(huán),拖延的時間越長,規(guī)模萎縮的越厲害。”中陶沈村村委會的一位工作人員說,“蛋雞飼養(yǎng)其實就是靠規(guī)模效益掙錢,而村里接近八成蛋農為擴大養(yǎng)雞規(guī)模都欠著或多或少的外債。”
他表示,10月26日開始到現在,再有10天,第一批雞蛋就面臨變質,如果其間不打通銷往北京的渠道,這些欠債的蛋農將可能面臨血本無歸的結果。“檢測我們這里雞蛋中是否含有三聚氰胺的工作只能由定興縣的農業(yè)畜牧部門來做,目前我們也不太清楚蛋農們能不能等到那一天。”
散蛋產業(yè)鏈條之② 經紀人
以前每天發(fā)往北京五百箱
現在每天一箱都發(fā)不出去
本報記者報道 雖相隔500公里,但李師傅的話和做法與內蒙古喀拉沁旗雞蛋經紀人高延彬如出一轍,此前,高延彬每天都在當地向北京發(fā)送500箱雞蛋,然后,或是滿載雞飼料,或是蛋雞苗返程,但從26日雞蛋檢出三聚氰胺開始,這條連接北京和內蒙古的輸送鏈幾乎快斷裂了,他之后再也沒有發(fā)出一箱雞蛋或拉回一只雞苗了。“我們這兒的雞蛋95%以上都賣北京,雞蛋走不動,大家都只能無奈殺蛋雞,雞越多、喂的時間越長,虧損越多,誰也頂不住!”高延彬告訴記者。
散蛋產業(yè)鏈條之③ 批發(fā)商
一斤毛利降至兩毛錢
連運輸的油錢都不夠
本報記者報道 大洋路批發(fā)市場的雞蛋批發(fā)商們也強烈地感受到“雞蛋寒冬”。昨天,記者趕到大洋路市場禽蛋大廳時看到,長200米,能并排停放3輛大卡車的交易大廳里只有一輛輕型農用車在向兩輛面包車上卸雞蛋。
“批發(fā),120元一箱(一箱45斤),我這一車拉了300箱,至少要虧500元!”雙眼布滿紅血絲,剛剛從遼寧營口開了12個小時的車把雞蛋拉進市場的李師傅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產地收購價是2.2元一斤,前幾天甚至只有1.8元,而到北京的落地價2.4元,兩毛的毛利油錢都不夠。“雞蛋燙手?。〔焕瓉?,以后行情還不知道怎么樣,雞蛋又放不住,到時壞掉一分不值,所以,現在明知道虧本,還是要咬牙批掉。”
李師傅告訴記者,自己還不算最慘的,現在,在“三聚氰胺雞蛋事件”的影響下,北京雞蛋賣不動,最著急的是遠在千里之外的養(yǎng)殖戶。蛋雞要吃、要喝,可下的蛋不僅“糊”不住嘴,還要賠運輸費、人工費,“許多養(yǎng)殖戶都覺得沒盼頭了!我們也支撐不了多久,這車批了,我準備觀望一下!” “這是我2004年管理禽蛋大廳以來看到的雞蛋遭受的最大創(chuàng)痛,蘇丹紅鴨蛋事件發(fā)生時也沒這樣蕭條!”市場禽蛋廳主管馬維喜這樣無奈地告訴記者。他介紹,“三聚氰胺雞蛋事件”前,每天大廳的運蛋車擁堵到要有專人疏導,交易量也在10000箱以上,而從10月26日開始,交易量不足5000箱,而且每況愈下,蛋價更是持續(xù)急跌。
專家視點
雞蛋具有可追溯性
是安全的必要條件
昨天,中國農業(yè)大學楊寧教授介紹,“三聚氰胺雞蛋事件”將建立雞蛋安全體系推到了公眾視野中。目前,在嚴格檢驗三聚氰胺雞蛋的同時,還應該考慮建立長久、科學的安全機制和體系。首先,必要條件之一是要使雞蛋具有可追溯性。
楊寧介紹,在國外,沒有生產日期和可追溯標識的雞蛋是禁止出售的?,F在,從超市中銷售的品牌雞蛋上的唯一編碼中,就能知道生產時間、批號、序列號,這樣,更能及時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
其次,從源頭控制雞蛋品質。所謂的源頭不是指從雛雞開始,而是要從雞飼料的源頭抓起,此次“三聚氰胺雞蛋事件”問題就是出在飼料上。
最后,建立完備的安全控制機制和快速反應體系。
相關鏈接
超市雞蛋 銷量小幅波動
昨天,記者從華潤萬家、物美、華普超市了解到,與批發(fā)市場雞蛋滯銷相比,超市內的雞蛋銷量略有小幅下降趨勢。韓偉集團北京分公司負責人向記者證實,近日“咯咯噠”在京銷量急劇下降,只有平時的四分之一。
易初蓮花超市副總經理李昂告訴記者,各家門店的北京本地知名品牌的雞蛋銷售狀況比較好,例如北京最大的品牌雞蛋供應商德青源的包裝雞蛋甚至斷檔。天客隆團結湖店,3.7元一斤的散裝雞蛋銷售額只有原來的80%。 (北京青年報 倪家寧 黃建華 李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