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外銷稻米遇冷,種糧大戶心生退意,拋荒潮陰霾再現(xiàn)
湖南攸縣種糧大戶王水生(化名)最近心情不太好。
5月29日上午,王水生出去打聽稻谷收購價格,發(fā)現(xiàn)又跌了,每百斤價格到了116元,而上一周價格還在120元。而此前的幾個月,收購價格都維持在每百斤130元左右。
在廣東陸續(xù)披露的“鎘大米”案例中,湖南接連“中槍”,市場聞風喪膽。一時間,湖南稻米似乎成為“毒米”的代名詞,一個直接的后果是,該省外銷稻米滯銷,眾多糧商遭受空前壓力。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在湖南最大的米市蘭溪米市看到,這里超過一半的大米加工和銷售企業(yè)(門店)已經關停。
事實上,“鎘米”帶來的恐慌不止于稻米加工和銷售的停滯,更大的隱憂還在于可能造成又一波大范圍的糧田拋荒潮。
滯銷米難題
王水生是去年才開始大面積承包稻田種糧的。此前他已經連續(xù)15年在深圳打工,去年年初,他在本村和鄰村總共承包了近200畝稻田,這些稻田大多已經棄荒多年。
去年的收成還不錯,但因為是頭一年承包,成本并沒有完全控制到位,最終算下來只能是“稍微賺了點錢”。但實際上他還有不少稻谷并沒有完全賣掉,因此“賺錢”也只是在估算的賬面上。原本想今年大干一場,但突然出現(xiàn)的“鎘米”風波,給了他悶頭一棒。
“3月份廣東那邊說湖南賣過去的米都有毒,大家就緊張了,擔心銷路會受影響。”據(jù)他介紹,從4月開始就感覺稻谷有些賣不動了,原來是米廠主動來問,糧戶有時還要待價而沽,但后來他們主動去找米廠,米廠一般都是先答應收,但拖著。“這次攸縣米被直接點名了,(米廠)一下子都不收了,即使是談,價格也壓得厲害。”
廣州市披露的6批次來自湖南的重金屬超標大米分別為:湖南攸縣大同橋鎮(zhèn)大板米廠生產的“高安大米”2批、無商標名大米1批;湖南攸縣高和夏生大米廠生產的“高安大米”1批;湖南衡東縣大浦鎮(zhèn)東洋米廠生產的無商標名大米1批;湖南攸縣石羊塘日星大米廠生產的“好日子”珍珠米1批。
王水生原來與攸縣大同橋鎮(zhèn)大板米廠有過業(yè)務往來,但這家廠現(xiàn)在已經停產。
本報記者在攸縣及與之一山之隔的衡東縣看到,上述被點名的米廠目前均已停產接受檢查。據(jù)了解,包括這幾家在內的當?shù)孛讖S,一般都是從本地及周邊地區(qū)采購稻谷進行加工,除了在當?shù)赜猩倭夸N售外,大部分銷往廣東省。
令人驚訝的是,即便是在被點名后,當?shù)乩习傩斩鄶?shù)對鎘超標的情況并不了解,也不了解其危害。
“這種東西(重金屬超標)原來真沒聽說過,也不知道有什么問題。原來上面(政府相關部門)提醒過要注意糧食安全,但都是說不要農藥超標之類。”王水生說。
目前,攸縣和衡東縣的稻米加工和銷售基本處于停滯狀態(tài)。同樣的情形也出現(xiàn)在湖南益陽市。記者在蘭溪米市看到,這里超過一半的大米加工和銷售企業(yè)(門店)已經關停。
污染源何在?
盡管市場已經對大米重金屬超標產生恐慌,但作為被關注度最高的湖南省,官方至今沒有系統(tǒng)詳細的說明。
外界普遍懷疑此次湖南大米重金屬超標的源頭系水質、水源污染和土壤污染。但湖南省農業(yè)廳相關負責人曾在近日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農民種田時所施的氮肥、磷肥、甲肥等化肥中含一定的鎘,若是長年不間斷地給農田施加大量的上述化肥,將對稻谷的鎘含量增加起到一定的作用。
從記者調查的情況來看,即使是攸縣、衡東兩地,其大米重金屬超標源頭是否單一,目前都難下結論。
根據(jù)攸縣的官方說法,在幾個所涉大米鎘超標的米廠10公里范圍內,并無重金屬企業(yè);而攸縣環(huán)保局對地下水的檢測亦未發(fā)現(xiàn)有鎘金屬超標的問題。
但這一官方說法并不能完全認定污染源。從記者了解的情況看,攸縣“上榜”米廠的采購范圍實際上遠不止10公里,比如王水生家就離大同橋鎮(zhèn)大板米廠不止10公里,買賣關系更多取決于價格和彼此熟悉程度。事實上,攸縣重金屬生產企業(yè)眾多,規(guī)模普遍偏小,污染相對較重,已被列為湘江流域重金屬污染治理的重點地區(qū)。
衡東縣大浦鎮(zhèn)東洋米廠則更讓人相信:工業(yè)污染或是稻米重金屬超標的源頭。
記者在東洋米廠所在的大浦鎮(zhèn)看到,鎮(zhèn)內建有大浦工業(yè)園,園內集聚有多家化工廠和有色金屬企業(yè)。另據(jù)當?shù)厝私榻B,更早的時候,大浦鎮(zhèn)還有一個隸屬核工業(yè)部的712礦,目前雖已廢棄,但一些化工廠租用了712礦的廠房和設備,繼續(xù)排污。
事實上,作為著名的“有色金屬之鄉(xiāng)”,湖南省的重金屬污染早已“聲名遠播”,近年更是爆出多起重金屬超標和污染事件。
不過,像王水生這樣的種糧農民,似乎并不關心稻米污染因何而來,他們更在意自身的損失,并有一種說不出的委屈。“(重金屬)超標也好,有毒也好,但這又不是我們這些農民投的毒,誰也沒提醒過,現(xiàn)在還要我們承擔這些損失,太冤了。”
“叫屈”的不只是農民。在記者采訪過程中,湖南省農業(yè)廳、農辦等部門人士都表達過這樣一種觀點:作為號稱“魚米之鄉(xiāng)”的產糧大省,湖南的稻米重金屬超標情況確實存在,但絕對不是最嚴重的,“全國各地都有”,但目前的輿論讓人覺得湖南就是在大賣“毒米”,對湖南形象傷害極大,也造成了巨大的恐慌情緒。
恐引拋荒潮
王水生現(xiàn)在有些后悔回鄉(xiāng)種糧了。
前年中秋,他從深圳回攸縣過節(jié),聽說一位中學同學“販田”(租種糧田)的收入不錯,同時看到村里糧田多數(shù)被棄耕,于是動了回家種糧的心思。
在此之前,王水生一直在深圳開出租車。“前面還是賺了點錢,但后來生意不好做了,還累。”妻兒一直跟他在深圳,家里就剩年老的父母。最初幾年父母自己種糧,但后來他就不讓他們耕種了。“兩老吃不了多少,買米花不了幾個錢,也讓他們享享福。”
當?shù)叵袼疫@樣的不少。“年輕人都外出打工或者搞其他副業(yè)了,家里主要是老人孩子,一般都不種田,或者種一點夠自己家里吃的口糧。”王水生說。
攸縣政府提供的資料顯示,該縣近年農民棄耕自家責任田的情況比較嚴重,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棄耕面積超過50%。
拋荒棄耕并非攸縣獨有。前不久,中央電視臺在湖南衡陽調查發(fā)現(xiàn),當?shù)嘏璧卦绲景顺蓲伝?,山區(qū)中稻三成拋荒。
大量農田棄耕的現(xiàn)狀,實際上為像王水生這樣的大面積承包租種提供了機會。
據(jù)官方資料,攸縣為湖南“四大產糧縣”之一,2012年全縣水稻種植總面積99.5萬畝,總產稻谷48.44萬噸,年出售稻谷數(shù)量占總產量的76.38%,除了當?shù)乜诩Z與少量賣給衡陽、長沙等地外,大部分遠銷廣東。出售糧食主要來自于像王水生這樣的種糧大戶,全縣種植水稻超過100畝的大戶有200多戶。
王水生介紹說,很多稻田承包甚至不需要支付租金。“你種別人的田,他們可以拿到補助,等于是幫了他們。”
但今年3月以來的“鎘米”事件,讓王水生這樣的種糧大戶心生怯意。“每畝成本至少800元,全靠谷子種出來賣個好價錢,但聽說這種重金屬超標的稻谷去都去不掉(指消解重金屬),那谷子只能放著爛掉,要虧死。”
按照王水生的想法,假如情況沒有好轉,他可能下半年不再租種稻田,至少會大量減少水稻種植。“或許種瓜果蔬菜,但那風險很大。”
有這種想法的不只是王水生。記者在益陽、株洲、衡陽等地采訪時了解到,因售糧受阻,不少種糧大戶都心生退意,計劃退出或減少租種面積。在益陽,已經有農戶開始這樣做。
湖南省農辦一位副處長在與記者交流時對此深表憂慮。他表示,一旦市場進一步惡化,不難想象將有大量已經由種糧大戶集中收種的農田再次被拋荒。更可怕的是,恐慌情緒將由此擴散,可能引發(fā)更大的集中拋荒潮。政府應該積極想辦法阻止這種情況出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