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200天無雨,西南五省市的大旱正不斷刷新歷史記錄,地上的一切生物,都在經受殘酷的考驗。
在大旱中煎熬的,還有被稱作“從煙王到橙王”的褚時健。昨日(3月25日),《每日經濟新聞》從褚時健妻子馬靜芬處得知,褚時健從紅塔集團一把手位置上下來后搞的果園,目前正在經受著新的考驗。
種橙遭遇百年大旱
統(tǒng)計數據顯示這一次云南大部干旱等級升至100年以上一遇,西南部的五個省市無一幸免,其中也包括褚時健那一片2400多畝的橙子果園。
“今年的旱災真的很厲害,如果這樣下去還不知道今年的收成會怎么樣呢?”新成立公司的董事長馬靜芬,昨日在電話另一邊向《每日經濟新聞》描述道,“雖然橙子的收成還要等到下半年才能看出來,但是就目前的狀況來看,橙子的種植還是受到了些影響。”
“現在我們正在靠山上的水來維持(橙子的種植),并且開始想辦法從別的地方取水。一方面,用抽水機抽水,另一方面,從水源處開始引水。”馬靜芬介紹道。
褚時健此前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自己之所以能夠把這個果園建立起來,啟動資金“主要靠以前積累的人脈和自己的人品,東借西湊來1000多萬元。”實際上果園的外債在上一季過后已經還清,“股東也實現了分紅”.
橙子的收成最近幾年也是一年比一年好,馬靜芬向記者透露,去年的總產量差不多是4000多噸,“如果沒有這次的旱災影響,今年的收成肯定要比去年還要好。在昆明的水果市場上,以褚時健名字命名的橙子”褚果“因為顏色和味道上的高品質,銷量特別好,僅一家水果超市從去年的11月初開始的不到1個月中,就賣掉了17噸橙子。
但是突如其來的旱災顯然打亂了年初的計劃,分紅和收成可能也會受到一定影響。馬靜芬表示,”現在對于來年的產量目前還不太好估計,等哪一天下雨了就有數了。“
”煙王“轉身變”橙王“
隨著時間的流逝,褚時健這個名字或已被很多人慢慢淡忘。這個現在在種植橙子上小有作為的老人竟然還是上個世紀末中國煙草業(yè)的風云人物,而這一切都和他曾經的工作單位云南紅塔集團密不可分。
他1928年出生于云南的一個農民家庭,從事過各種各樣的職業(yè),51歲時被任命為玉溪市卷煙廠廠長。到90年代中期,他已經將”把一個地方小煙廠做成了亞洲第一、世界第五的煙草‘帝國’“.固定資產從幾千萬元發(fā)展到70億元,年創(chuàng)利稅近200億元。”紅塔山“卷煙品牌無形資產被評估為332億元。
人們常說盛極而衰,褚時健”出事“的那年是1995年,當時云南煙草的發(fā)展延續(xù)著勢不可擋的勁頭,煙草經濟的蓬勃發(fā)展備受矚目,褚時健一度被視為最大”功臣“.而一封檢舉信將他送入監(jiān)獄,他的人生也從此改變。
1999年1月9日,褚時健被判無期徒刑。2002年,褚時健因患嚴重的糖尿病得以保外就醫(yī),獲得自由的他已年逾古稀。正是這位古稀老人做出了一個讓外人看來不可意思的決定,開始橙子的種植。
本來以為當初褚時健選擇種植橙子背后有著復雜的背景,但是馬靜芬的答案卻非常簡單--為了生活。
當初選擇投資橙子,褚時健表示,他的弟弟以前也是搞水果行業(yè)的,從他那里了解了中國水果行業(yè)的相關情況。”后來發(fā)現橙子含維生素多,吃了對身體有益,又容易儲存,所以就下狠心種這個果子。“他還稱自己有著一顆想和美國的水果一爭高下的心。
去年年初,云南當地的一家報紙就曾經以不小的篇幅報道過褚時健從”一代煙王“到”橙王“的轉變,將其再次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