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網

進口葡萄酒不是“垃圾桶”

   2012-09-05 葡萄酒評論家 1560
   所謂“進口葡萄酒”是指產自中國以外的原產地,有完整包裝通過國際貿易進入中國市場的原瓶葡萄酒。必須具備一系列齊全的、能證明該酒原產地身份的證書、證件、手續(xù)。那些以進口酒為名的其他酒,比如進口散酒國內灌裝,以境外品牌賣出的酒;取個外國名字,打掩護,冒充進口葡萄酒的酒;或者是與國外某些品牌相近似而產自國內的葡萄酒,這些均不是進口葡萄酒。大家一定要清楚何謂進口葡萄酒。

  20世紀80年代初期,筆者開始與國外某些釀酒師、釀酒企業(yè)或一些經銷商接觸,覺得他們個個既安分又老實,有什么說什么。進口葡萄酒在進入國內以前,在它們各自的本土上什么事沒有。而一進入國內,尤其是一到大陸,就什么都亂套了,什么“進口葡萄酒”都仿得出來。很多經銷商道德混亂,打擦邊球、傍名牌、以次充好、用國內灌裝酒冒充原瓶進口產品欺騙消費者。

  上述種種現(xiàn)象多來自中國大陸,和真正的進口葡萄酒無關。那些像進口葡萄酒而又不是進口葡萄酒的產品,如進口散酒、國內灌裝的酒,究竟應該算什么酒?國產葡萄酒應該是國內種植的葡萄,在國內釀造、國內灌裝再貼上國內品牌出售的葡萄酒。對于這些既不是進口酒又不是國產葡萄酒的酒,有關部門、有關單位應該向大眾指明,這些酒都不是進口酒,也就是說上面提到的那些亂象與進口酒無關。

  一方面,行業(yè)缺乏合理鑒定機制,不利于葡萄酒的良性發(fā)展。目前我國沒有一套完整的葡萄酒質量等級劃分制度,沒有明確有效的品質標識,難以正確引導消費者選購。

  另一方面,筆者認為,作為扮演向大眾傳播信息角色的媒體,尤其是那些影響力大的知名媒體,在對葡萄酒市場進行分析報道前,一定要做足功課,要對進口酒有一個清晰的認知和定位。不要將那些國外散酒國內灌裝的那些“進口葡萄酒”與真正的進口酒等同定義。

  筆者曾看到一篇國內某知名媒體的兩個記者寫的一篇主題為“進口酒市場非常混亂”的文章,他們就將上面提到的那些與進口酒無關的事全都加到進口酒的頭上。把進口酒當作一個垃圾桶,把那些亂七八糟的東西都裝到進口葡萄酒里面。筆者認為這些做法是不可取的,是沒有道理的。

  這兩個記者對進口葡萄酒產生了不當聯(lián)想,不懂裝懂,似懂非懂。對于一個公共媒體的記者來講,這樣做不僅有失他們的身份,而且也是不對的,他們誤導了消費者,使消費者認為進口葡萄酒假酒多,價格虛高,這將會阻礙進口葡萄酒在中國市場的正常發(fā)展。

  作為媒體,應該深入市場進行調查分析,公正地、客觀地報道,并引導消費者理性分析、客觀判斷,而不是以點概面,否定全局。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新手幫助  |  信息發(fā)布規(guī)則  |  版權隱私  |  服務條款  |  聯(lián)系我們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