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弧菌并非直接"殺手",真正致命的是未能及時控制的感染誘發(fā)的膿毒性敗血癥
◆所有病菌感染若控制不力,都有可能誘發(fā)致命的敗血癥
小海蝦扎到女子右腿,本來只有一個很小的傷口,沒想到竟感染上"海洋弧菌",女子隨后出現壞死性筋膜炎,最終竟引致敗血癥,不治而亡。近日,媒體披露的這則消息引起了人們對"海洋弧菌"的關注。
據專家介紹,海洋弧菌廣泛存活在海水和海產品中。人們通過食用未煮熟的海鮮或是傷口暴露在海水中都可能染上海洋弧菌。不過,這類病菌所產生的傷害程度也因人而異,免疫能力強者一般癥狀較輕、恢復較快,而有基礎病或免疫力下降者若受其感染,控制不力病情可急劇惡化。
事實上,海洋弧菌并非直接的"奪命殺手",真正致命的是感染擴散后所誘發(fā)的膿毒性敗血癥。其實,傷口無論大小都可能感染上各種病菌,特別是在有基礎病或免疫力低下的人身上,感染控制不力都有可能誘發(fā)致命的敗血癥。因此,專家提醒人們日常千萬別不把小傷口當回事。
文/記者翁淑賢 通訊員胡瓊珍
醫(yī)學指導/南方醫(yī)科大學珠江醫(yī)院急診科主任 蔡學全 教授
新聞回放:小海蝦扎到腿 女子不治而亡
據有關媒體報道稱,臺中一名蔡姓女子買活蝦犒勞家里人,沒想到在烹飪過程中右小腿不慎被活蝦刺了一下。因為傷口很小,蔡女士并不在意,僅作簡單消毒。
沒想到活蝦所帶的海洋弧菌竟乘虛而入,令其傷口感染、創(chuàng)面持續(xù)擴大,造成壞死性筋膜炎,即使醫(yī)生為其施行了右腿截肢手術仍未見好轉,最后引起敗血性休克,于日前不治而亡。
這一消息令很多人感到意外。很多人喜歡吃海鮮,不少人都有處理海鮮甚至自己捕撈魚蝦的經歷,被刺傷時手腳頂多就像蔡姓女子一樣簡單消毒,似乎也沒什么大礙,更不知道海洋弧菌為何物。而據江浙媒體報道,浙大附屬第一醫(yī)院感染科和寧波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急診室也曾接診過海洋弧菌感染的病例,甚至有19歲小伙染病后家屬拒絕截肢,病情急劇惡化,最后搶救無效死亡。廣州地處珠江出??冢鳛榕R海城市,海產品豐富,情況又是怎樣?
"這種病例估計在廣州好多年都難碰到一例。"南方醫(yī)科大學珠江醫(yī)院急診科主任蔡學全教授告訴記者,該院未接診過類似病例。而記者向廣州多家三甲醫(yī)院急診科醫(yī)生了解,多位專家也稱從未碰到過,甚至聽都沒聽說過。
專家解讀:染海洋弧菌誘致命敗血癥
蔡學全介紹,海洋弧菌是一種生活在海洋中的細菌。人若食用了被海洋弧菌污染的海鮮,可能會罹患腸胃炎;身上有傷口的人如果暴露在含有這種細菌的海水中,創(chuàng)傷弧菌便會在傷口上繁殖,可能引發(fā)潰爛甚至導致組織壞死。
"但這也因人而異。"蔡學全分析稱,一般健康人血液中有多種抗體和免疫細胞,如果免疫功能正常,對病菌能起到有力的抵抗作用,基本問題不大。但如果受感染者免疫功能低下,血液便成了病菌最佳的"培養(yǎng)基",其繁殖速度相當驚人,若出現這種情況,病菌對人體的傷害自然不言而喻。
"不過,這只是比較罕見的特例,根本無需恐慌,更不應過度放大海洋弧菌的危險性。"蔡學全說,人們在捕撈、處理海鮮,如刮魚鱗、剖生蠔、剝生蝦時,都有可能被扎到、接觸到海洋弧菌。如果被海蝦、海魚一扎到,染上海洋弧菌就會致命,這么多年估計沿海很多醫(yī)院的急診科都會積累有不少病例,醫(yī)學教科書也會有所提及。可事實并非如此。
"無論是臺灣所報道的蔡姓女子還是大陸19歲的小伙,他們的生命并不是直接被海洋弧菌奪走的。"蔡教授解釋稱,真正致命的是受感染后未能及時控制,誘發(fā)了膿毒性敗血癥,造成感染性休克,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而不治。其實,這種現象并不局限于海洋弧菌,無論是哪種病菌感染,抵抗力下降,控制不力都有可能誘發(fā)致命的敗血癥。
特別提醒:別把小傷口不當一回事
"這則新聞倒是給大家提了個醒,平常別不把小傷口當回事。"蔡教授指出,多數情況下,如果傷口小而深、又沒怎么流血,很多人會以為傷得很輕,可能不太當回事,豈不知小傷口也能誘大病。小而深的傷口跟大創(chuàng)面、開放性的大傷口所發(fā)生的有氧感染不太一樣,容易有厭氧菌感染,其隱蔽性更高,受傷者的警惕性相對更低。
"被生猛的海蝦、海魚扎到,或是在海邊漫步被貝殼碎片刺傷,或是不小心被小釘子扎傷,都可能留下小而深的傷口。"蔡教授稱,這類傷口創(chuàng)面不大,但容易出現破傷風、氣性壞疽、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在內的厭氧菌感染,如果處理不及時,確實可能帶來危險。特別是有基礎病的患者或是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肝硬化、糖尿病、長期服用激素治療患者,哪怕受感染的傷口很小,病菌的殺傷力也不可小覷,如果處理不當,很容易從局部迅速擴散到體內,使病情急轉直下。
防病貼士:海鮮煮熟吃 扎傷及時治
如果碰傷或是被尖銳的東西刺傷。只要有傷口,無論大小都可能感染上各種病菌。一旦出現小傷口,該如何及時防治、避免小傷變大???蔡教授支招如下:
1、日常受刺傷、扎傷時,應及時把傷口的血擠出來,并盡快用藥水消毒;
2、如果傷口小而深,容易出現厭氧菌感染,應盡快注射破傷風抗毒素或疫苗;
3、密切觀察傷口變化,若經過上述處理后,紅腫發(fā)痛等相關癥狀仍有增無減,應及時就醫(yī),必要時點滴消炎藥抗感染治療;
4、具體到防海洋弧菌方面,平時吃海鮮要注意煮熟、通過高溫充分殺菌后再吃;處理海產品時應戴好防護手套以免被扎傷;身上有傷口時,別在海邊戲水或下海游泳;若被海洋生物扎傷或是在海邊受傷黏過海水者,及時處理傷口后,若仍出現紅腫等明顯感染癥狀,就醫(yī)時要記得提醒醫(yī)生自己有過的相關經歷,以免繞彎路耽誤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