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客大多點菜“適量”
日前,北京晨報記者來到西城區(qū)廣外附近的紅蓮烤鴨店。正值午餐時間,不少食客都在門口等待座位。此時正有一桌人結賬后瀟灑離去,桌上的宮保雞丁、醬牛肉基本沒有食用,一大鍋湯還剩下過半。記者清點,這三位食客共點7道菜和一份湯,每道菜都有剩余。
三人離去后,服務員急忙將剩余的飯菜裝車推走。“現(xiàn)在浪費的情況比之前好很多,但也有人還是‘老作風’,點一桌子菜還不打包。”服務員說,顧客點餐時他們都會根據(jù)人數(shù)和菜量給出建議,避免食客過多點菜,“不聽勸說的食客很少,現(xiàn)在大家‘適量’的意識還不錯。”
火鍋店呼吁打包食材
“我們這里剩菜特別多,趕緊幫我們呼吁呼吁吧。”虎坊橋附近的錢旺涮肉店工作人員說。記者發(fā)現(xiàn),用餐高峰時間已過,餐廳服務員正在清理桌上的剩余食物,沒下鍋的青菜、粉絲、魚丸等食物都堆在桌子上。該餐廳前臺一位負責人說:“很少有客人打包火鍋的剩菜,都是生菜生肉,如果點多了,肯定是剩下。”該負責人稱,一般來說,用餐人數(shù)越多浪費情況也就越嚴重,普遍年輕人比上年紀的人浪費要多。
記者還走訪了多家海底撈火鍋店,發(fā)現(xiàn)浪費情況也不少見。“火鍋點菜不好掌握分寸,如果吃一半發(fā)現(xiàn)菜不夠很尷尬,所以我們寧愿多點一些?;疱佒械牟硕际巧r蔬菜或者鮮肉,打包不方便,食用時還需要二次加工,所以我從來沒有打包過。”食客徐先生解釋說。
大排檔罕見餐后打包
宣武賓館門前的一片大排檔每天都吸引了大量的食客用餐聊天,記者走訪發(fā)現(xiàn),這里也少有人打包。“這一大盤子炒飯才18塊,我們兩個人都吃不了,要是有半份就好了。”記者發(fā)現(xiàn),大排檔的飯菜價低量大,很多食客用餐后離去,桌子上還剩下了半桌子菜。
每次有食客離開,服務員都會拉著大桶來收桌。一位服務員說,人們工作一天,最后一頓飯吃得最放松,而為了能多吃幾樣,點得也多,幾個人邊吃邊聊再喝酒,實際上吃不下什么,“用這半米高的大塑料桶裝剩菜,每天都得倒六七桶。我們現(xiàn)在結賬時都主動提供打包盒,希望食客把剩菜剩飯打包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