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網

上饒近7萬罐無中文標簽過期進口啤酒被銷毀

   2015-11-04 上饒晚報1830
核心提示:本報訊(丁永紅 記者 萬秀蘭 夏濛 攝影報道)11月3日下午,66924罐從德國進口、無中文標簽的過期啤酒,像座小山一樣堆積在市區(qū)廣
    本報訊(丁永紅 記者 萬秀蘭 夏濛 攝影報道)11月3日下午,66924罐從德國進口、無中文標簽的過期啤酒,像座小山一樣堆積在市區(qū)廣信大道附近一沙廠內,隨后被大型挖掘機碾壓銷毀。這些啤酒涉案價值高達44萬多元,是我市近10年來查獲的最大一宗食品案。
 
    當日上午9點多鐘,記者在市區(qū)廣信大道附近一樓盤地下室看到,滿滿一屋子都是從德國進口的無中文標簽過期啤酒,十幾名工人正在將一箱箱的啤酒搬上貨車,準備運到沙廠銷毀。
 
    在現場,上饒市市場和質量監(jiān)督管理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8月18日,該局12315投訴舉報中心接群眾匿名舉報,反映在信州區(qū)廣信大道一樓盤地下室內儲藏并銷售過期啤酒。該局立即組織執(zhí)法人員對舉報現場進行檢查,在倉庫中發(fā)現無中文標簽且過期的德國萊克隆500ml啤酒57600罐、330ml啤酒8568罐和德國韋爾夫5L啤酒756罐。現場檢查沒有發(fā)現貨物所有者及銷售人員。因案情重大,經領導批準,執(zhí)法人員當日依法對現場實行先行查封、扣押等行政強制措施。
 
    隨后經查實,當事人為了清理民間借款糾紛,在未取得營業(yè)執(zhí)照、食品流通許可證的前提下,擅自從事無中文標簽、中文說明書進口啤酒經營活動,涉案啤酒貨值達44萬多元。其行為違反了《無照經營查處取締辦法》《流通環(huán)節(jié)食品安全監(jiān)督管理辦法》《食品安全法》的有關規(guī)定,構成無照無證銷售無中文標簽、中文說明書進口啤酒行為。執(zhí)法人員責令當事人停止相關經營行為,對涉案查封的啤酒予以沒收,對過保質期啤酒予以銷毀,并對涉案當事人給予相應的行政處罰。
 
    據了解,根據《食品安全法》相關規(guī)定,進口的預包裝食品應當有中文標簽、中文說明書。市民在購買進口食品時,一定要查看進口食品外包裝是否有中文標簽,中文標簽是否載明了原產地以及境內代理商的名稱、地址、聯(lián)系方式。如果發(fā)現沒有中文標簽,或者中文標簽內容含糊不清,市民可進行舉報。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新手幫助  |  信息發(fā)布規(guī)則  |  版權隱私  |  服務條款  |  聯(lián)系我們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