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濟南市食藥局官網(wǎng)公布了2016年第1期濟南市食品安 全監(jiān)督抽檢結果。共抽檢1690批次,不合格115批次。不合格批次中,過半是水產品,共有75 批次水產品檢出不合格。
據(jù)悉,此次抽檢為2015年第四季度時開展,主要為大中型超市食品安全專項監(jiān)督抽檢和食 用農產品專項監(jiān)督抽檢。主要抽檢品類為蛋制品、醬腌菜、蔬菜、糕點、堅果炒貨、茶葉、水 產品、冷凍飲品、豆制品等共1690批次,其中不合格115批次,不合格率為6.80%。
75批次水產品不合格,品類涉及干(鮮)海參、烤魚片(絲)、蝦皮、海米,不合格項目 主要為營養(yǎng)物質蛋白質不達標、濫用合成著色劑和防腐劑、菌落總數(shù)超標;
3批次海參檢出了不得檢出的呋喃唑酮代謝物。在特易購商業(yè)(山東)有限公司濟南經四 萬達分公司抽檢,標示生產單位為青島京東源商貿有限公司的一批次海參檢出3-氨基-2-惡唑 酮(呋喃唑酮代謝物)。標示生產單位為長島奧潤德水產食品有限公司的一批次長島海參(非即 食)檢出3-氨基-2-惡唑酮(呋喃唑酮代謝物AOZ),章丘市明水福恒商店一批次海參檢出3-氨 基-2-惡唑酮(呋喃唑酮代謝物AOZ)。此外,歷下區(qū)泉城路188號濟南恒隆廣場315-318號鋪上 海華潤萬家超市有限公司濟南分公司一批次鮮貝柱,標示生產單位為深圳市正海實業(yè)有限公司 ,檢出不得檢出的呋喃西林代謝物。
12批次海米檢出了不得檢出的日落黃。12批次海米檢出了不得檢出的胭脂紅。其中,部分 大型超市的海米也檢出不合格。華潤萬家生活超市陽光新路分店抽檢的一批次特級京東源海米 檢出不得檢出的苯甲酸、胭脂紅、亞硫酸鹽;兩批次京東源大海米檢出了不得檢出的苯甲酸、 亞硫酸鹽。該3批次不合格海米的標示生產單位均為青島京東源商貿有限公司。銀座商城馬鞍 山購物廣場一批次海旗海米中、一批次海旗大海米檢出不得檢出的苯甲酸、胭脂紅、亞硫酸鹽 ,標示生產單位均為山東海豐水產。
3批次肉制品,檢出瘦肉精。抽檢自濟南銀座商城有限責任公司七里山分公司,標示生產 單位為青島優(yōu)記食品工業(yè)有限公司的一批次肥牛切片,檢出了不得檢出的萊克多巴胺。檢自濟 陽縣垛石鎮(zhèn)樂滿家購物中心,標示生產單位為內蒙古錫林浩特市茂源商貿有限公司的一批次精 羊肉檢出不得檢出的沙丁胺醇。
2批次冷凍飲品,檢出大腸菌群和菌落總數(shù)超標;2批次豆制品不合格項目為防腐劑超標; 1批次醬腌菜,不合格項目為濫用合成著色劑;1批次食糖,不合格項目為菌落總數(shù)超標。蛋制 品11批次,全部為標簽不合格;蔬菜16批次,涉及芹菜、韭菜、豆角、卷心菜、菜花、彩椒和 秋葵,不合格項目是農殘超標,主要是氧樂果和克百威;糕點2批次,不合格項目為苯甲酸和 菌落總數(shù);堅果炒貨1批次,不合格項目為黃曲霉毒素B1超標;茶葉1批次,不合格項目為濫用 合成著色劑。
濟南市食藥局發(fā)布風險及消費提示介紹,人工合成色素沒有任何營養(yǎng)價值,對人體健康也 沒有任何幫助,并且含有不同程度的毒性,長期食用會對人體存在危害性。人工合成色素與天 然色素相比較,具有色澤鮮艷、著色力強、性質穩(wěn)定和價格便宜等優(yōu)點,也是被違法添加到水 產及其制品中的主要原因。
硝基呋喃類藥物是一種光譜抗生素,對大多數(shù)革蘭氏陽性菌、革蘭氏陰性菌、真菌和原蟲 等病原體均有殺滅作用。因其價格低廉且治療效果好常被不良商家違法應用于家禽及水產類養(yǎng) 殖時病害的預防和治療。由于硝基呋喃類藥物及其代謝物有致胎兒畸形、誘發(fā)癌癥,具有相當 大的毒性,原國家衛(wèi)生部已于2010年3月22日將其列入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黑名單。
呋喃唑酮是硝基呋喃類藥物,為殺菌劑,主要用于敏感菌所致的細菌性痢疾,腸炎、霍亂 。呋喃唑酮可以制成液態(tài)制劑用于治療小兒急性腹瀉。過量使用呋喃唑酮可能會導致胃腸道反 應(如惡心、嘔吐、厭食、腹瀉,一般反應較輕)等癥狀。若超量或長期連續(xù)用藥,可引起動 物中毒。早在2002年,農業(yè)部就將其列為禁用獸藥,嚴禁在任何食品動物中應用,但一些養(yǎng)殖 戶為了追求經濟效益,仍將其作為治療水產品腸胃病的特效藥使用。
過氧化苯甲酰具有強氧化性能,掛面中添加過氧化苯甲酰主要是作為漂白劑,同時具有一 定的殺菌功效,能夠延長掛面的保質期并提高賣相,但其對小麥粉中β-胡蘿卜素、維生素A、 維生素E和維生素B1等均有較強的破壞作用,且對人體有一定的負面作用。
針對此次公布的不合格樣品,濟南市食藥局表示,已按照《食品安全法》有關規(guī)定,責令 相關縣(市)區(qū)食品藥品監(jiān)管局依法監(jiān)督被抽樣人及時采取下架、召回等措施,并進一步查明 不合格產品的批次、數(shù)量和原因,制定整改措施,根據(jù)調查情況依法處置。消費者如購買到或 在市場上發(fā)現(xiàn)通告所涉不合格產品,可撥打12331熱線電話進行投訴舉報。
齊魯晚報記者 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