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兔奶糖新包裝價格漲9倍,一斤265元你會買嗎?”“大白兔奶糖+法國設(shè)計……”昨天(15日),許多市民的微信朋友圈都出現(xiàn)了這樣的話題。作為上海人津津樂道的老字號糖果品牌,大白兔奶糖攜手法國時尚品牌“agnès b.”推出限量珍藏版:藍色、粉色兩款兔形鐵盒裝的奶糖,藍色盒裝(牛奶味)128克,每盒售價65元,粉色盒裝(紅豆味)每盒售價再貴3元,這一身價是傳統(tǒng)普通包裝大白兔奶糖的10倍。(3月16日《新聞晨報》)
大白兔奶糖是地地道道的“國字貨”,老品牌,突然之間改成了洋包裝,而且價格一下子漲了9倍之多,達到了265元一斤,給人的感覺是,這價格也漲得太任性了點兒。
大白兔奶糖為什么要改成洋包裝?為什么改成了洋包裝以后就一下子要漲9倍的價?這是人們的疑問之一。
大白兔奶糖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初,自1959年開始在全國發(fā)售以來,深受各地老百姓歡迎,并且很快就遠銷包括美國、歐洲在內(nèi)的幾十個國家,銷售額年年以雙位數(shù)比例增漲,2011年糖果品牌市場占有率全國排名第一,2013年新的生產(chǎn)基地投產(chǎn)后,年生產(chǎn)能力達到5萬噸。這些數(shù)據(jù)都說明,大白兔奶糖作為老品牌,市場占有率和銷售收入都很不錯,為什么要改個洋包裝呢?是自己的包裝太土?還是中國人設(shè)計不出來一個比當下大白兔奶糖原有的包裝更好的包裝,或者說比現(xiàn)在使用的洋包裝有得一比的包裝呢?還有也在搞糖果包裝的國際接軌?
該不該換成洋包裝是一回事,換了洋裝后需不需要漲價,而且一漲就是9倍則是另一回事。有句歌詞這樣唱道:“洋裝雖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國心”。大白兔奶糖不正是如此嗎?這可謂是地地道道“換湯不換藥”。既然“心”沒有換,“藥”沒有換,就換了一張包裝紙,價格一下子從原來的不到30元一斤漲到了265元一斤,還真讓老百姓又有遭遇“天價魚”“天價蝦”的感覺,只不過,它的名字應(yīng)該叫“天價糖”罷了。
老百姓遭遇了“天價魚”“天價蝦”可以舉報,相關(guān)部門接到舉報后還會迅速查處。這“天價糖”會不會有人管,應(yīng)不應(yīng)該有人管?不得而知。
一斤糖一下子狂漲9倍的價格,質(zhì)量并沒有變化,漲的只是那張包洋包裝紙。會不會是這洋包裝是洋人的知識產(chǎn)權(quán),我們消費者付出的9倍漲價都給洋人交了專利費,而“大白兔”并沒有從中得到漲價的紅利呢?
“大白兔”換洋裝價格漲了9倍,又會不會更大地擴展市場,會不會從中獲得更大的利潤?人們的疑問實在太多,期待著“大白兔”的主人能給個說法,讓大家吃上明明白白、貨真價實的大白兔奶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