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網(wǎng)

廣州:“潮和興”潮汕鮮蝦丸脫氫乙酸超標

   2016-12-23 中國消費網(wǎng)5700
核心提示:中國消費者報廣州訊(莫惠英 記者黃劼)肉丸因方便和美味成為人們喜愛消費的肉類加工食品,更是冬日涮火鍋時不可或缺的食材之一。

中國消費者報廣州訊(莫惠英 記者黃劼)肉丸因方便和美味成為人們喜愛消費的肉類加工食品,更是冬日涮火鍋時不可或缺的食材之一。 廣州市消費者委員會近日對17個品牌30批次冷凍肉丸進行了比較試驗,1批次“潮和興”樣品脫氫乙酸超標。

此次比較試驗的30批次肉丸樣品由廣州市消委會工作人員在廣州市部分超市隨機購買,品牌涉及“海霸王”“四海”“三全”“嘉滿芬”“安井”等,以每250克計,價格分別在3.01元-48.9元之間。

測試依據(jù)相關(guān)國家標準,對樣品的以下指標進行了檢測:總砷、鉛、鎘、鉻、苯甲酸、山梨酸、脫氫乙酸、亞硝酸鹽、動物源性成分鑒定、硼砂(以硼計)、N-二甲基亞硝胺、合成著色劑(莧菜紅、胭脂紅、檸檬黃、日落黃、誘惑紅、新紅、赤蘚紅)、氯霉素、克倫特羅、沙丁胺醇、萊克多巴胺等。

依據(jù)GB 2760-201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苯甲酸、山梨酸、脫氫乙酸、合成著色劑(莧菜紅、胭脂紅、檸檬黃、日落黃、誘惑紅、新紅、赤蘚紅)、及硼砂不允許在肉丸中使用。測試結(jié)果顯示,30批次樣品中,只有標稱汕頭市龍湖區(qū)今百利食品廠生產(chǎn)、商標為“潮和興”的潮汕鮮蝦丸樣品的脫氫乙酸實測值為0.63g/kg,超過標準值(≤0.50g/kg)的限量要求。

檢測技術(shù)人員介紹說,脫氫乙酸是一種低毒高效防腐、防霉劑,在酸、堿條件下均有一定的抗菌作用,但過量脫氫乙酸有可能造成人體肝臟損傷。檢測技術(shù)人員表示,肉類本身含有脫氫乙酸的可能性不大,較大可能是肉丸加工過程中添加其他原料時帶入的。

在對重金屬指標及其他污染物指標檢測中發(fā)現(xiàn),30批次樣品中,23批次樣品的總砷實測值小于0.1mg/kg,7批次樣品的總砷實測值為0.11 mg/kg至0.32 mg/kg,均小于國家標準(≤0.5 mg/kg)的限量要求;2批次樣品檢出N-二甲基亞硝胺分別為1.2μg/kg、1.3μg/kg,小于國家標準(≤3.0μg/kg)的限量要求,其他批次未檢出。

對氯霉素、克倫特羅、沙丁胺醇、萊克多巴胺等涉及非法添加的藥物殘留指標進行的測試結(jié)果顯示,30批次肉丸樣品均為未檢出。

消費提醒

慎購“仿生食品”肉丸

1.選購正規(guī)廠家的產(chǎn)品。正宗的肉丸子,鮮味比較淡,丸子的外表可以看到肉的纖維,有肉筋。有時廠家為了增加風味或者豐富品種形式,會把幾種肉摻在一起,或者由于高科技創(chuàng)新而引入仿生肉,以及加入各類允許的添加劑。明顯低于同類肉價的速凍丸子要慎買。

2.查看商品名稱、配料表、食品標簽和營養(yǎng)標簽。有的商品名稱標注“牛肉丸”,有的標注“牛肉味丸”,二者有本質(zhì)差別。查看配料表,可充分了解肉丸的主料及各種配料情況,包括看是否有主料肉的成分。

3.謹慎選擇“仿生食品”?,F(xiàn)在市場上出售的肉丸,有些標稱為“仿蝦丸”“仿墨魚丸”等,這類風味丸子可以稱為“仿生食品”,是通過食品技術(shù)手段用普通食品原料和食品添加劑模擬天然食品的營養(yǎng)風味和形狀而制成的食品。目前“仿生食品”還沒有統(tǒng)一的國家標準,為了獲取更多的利潤,不良商家可能隨意使用劣質(zhì)原料,或過量添加食品添加劑等,消費者應(yīng)留意。(黃劼)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wǎng)站首頁  |  關(guān)于我們  |  新手幫助  |  信息發(fā)布規(guī)則  |  版權(quán)隱私  |  服務(wù)條款  |  聯(lián)系我們  |  網(wǎng)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wù)  |  積分換禮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