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圖為三文魚及其魚片,小圖為鱒魚
未來幾天,歐盟范圍內將進行數千次基因檢測,以便搞清楚消費者購買牛肉而實際吃到馬肉的幾率有多大。眼下已經基本確定的是,魚肉的造假程度更甚,價格昂貴的魚類,常常成為假冒對象:市場上銷售的三文魚很可能是鱒魚;歐洲比目魚非常受美食家青睞,但因數量稀少,所以常會被其非洲同類替換。
■昂貴的魚常常成為假冒的對象
■歐洲比目魚會被非洲同類替換
■買回的三文魚很可能就是鱒魚
“問題非?,F實。”位于德國漢堡的蒂嫩海洋漁業(yè)研究所所長格爾德·克勞斯說。特別是諸如比目魚等價格昂貴的魚類,常常成為假冒對象。例如,歐洲比目魚非常受美食家青睞,但因數量稀少,所以常會被其非洲同類替換,而后者的售價明顯更低、肉量小、口感也更差。此外,市場上銷售的三文魚很可能是鱒魚,而外行人有時很難分辨兩者的區(qū)別。
受到波及的不僅是魚排,也包括魚肉制品。歐洲的檢測表明,—些國家的某些特定種類魚肉發(fā)生錯誤標注的情況超過1/5。研究發(fā)現,在抽檢的德國產鰈科魚中,1/4與標注名稱不符。研究人員還發(fā)現,24%的西班牙產蝦肉檢測品存在欺詐行為。
美國的情況尤其嚴重:研究顯示,那里1/3的魚肉涉嫌假冒。2012年12月在洛杉磯數家餐廳進行的檢查甚至得出了魚肉名不副實情況超過50%的結果;而在紐約,這一比例為39%,據《紐約時報》報道,檢測中竟然發(fā)現94%的長鰭金槍魚并非金槍魚,而是一種蛇鯖。綜合
英國擴大檢驗范圍
英國食品標準局19日說,英國正在擴大檢驗肉食產品的范圍,經加工肉食產品也成為檢驗對象。除了按原計劃檢驗224份牛肉中是否含有馬或豬的脫氧核糖核酸(DNA),還要檢驗包括意式千層面、土豆泥牛肉餅、意式餃子等在內的140種食品。一名食品標準局發(fā)言人說:“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了解情況。我們已經意識到不僅是漢堡出了問題,其他食品也需要檢查。”食品標準局還將配合全歐盟檢查,調查150種標明含牛肉的產品,如烤肉、湯塊等。據新華社
法國啟動司法調查
法國司法機構和競爭、消費者事務與反欺詐總局19日啟動針對馬肉風波的司法調查,司法人員對法國冷凍食品生產企業(yè)斯潘蓋羅公司總部進行了搜查。
根據該部門14日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斯潘蓋羅公司將550噸羅馬尼亞進口馬肉貼上“歐盟原產牛肉”的標簽,通過一家中間商出售給法國食品加工企業(yè)可米吉爾。這批“牛肉”被制作成450多萬份食品,銷售給13個歐盟國家的28家分銷商。
調查人員聽取了斯潘蓋羅部分高管的證詞、收繳了大量文件,并檢查了該公司用于處理商務信息的電腦硬盤。與此同時,巴黎檢察院也對法國出口至英國的牛肉制品的中間環(huán)節(jié)展開調查。據新華社
英國議會下院
菜單上撤牛肉
出于謹慎考慮,英國議會下院19日起甚至從議員菜單上撤下4種牛肉食品。
一名下院發(fā)言人說:“下院食物供應商布雷克斯公司正在檢驗其生產的牛肉產品。謹慎起見,我們暫停4種布雷克斯牛肉食品供應,均為經加工食品而非生肉。”布雷克斯公司公布對上述4種牛肉食品中兩種的檢驗結果,稱其中不含馬肉。全部檢驗預計22日完成。
英國食品標準局15日聲明,英國國內2501種送檢牛肉食品中,29種所含馬肉成分高于1%的限值。
歐洲多國食用馬肉,但在英國食用馬肉屬于禁忌。
據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