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普及草藥知識,了解國家現(xiàn)有的中藥資源,提高大學生對草藥資源的保護意識,增強大學生的各項素質(zhì)發(fā)展。8月20日,邵陽學院“藥入民心,醫(yī)藥扶貧”健康醫(yī)療服務(wù)團的志愿者們主動探究,親身實踐,在邵陽市邵陽縣長陽鋪鎮(zhèn)茶元頭小學附近開啟了采集草藥之旅。
20日的下午,志愿者們頂著烈日,分兩組在小學附近沿路采集草藥。采集過程中,當志愿者遇到不認識的草藥,都主動拍照識別或進行網(wǎng)上查詢,了解草藥的名稱、性狀、療效及作用。一路上,志愿者們積極采集并學習常見的草藥,極大豐富了自身的中草藥文化知識,使自己學有所得。與此同時,志愿者們也感受到了中草藥文化的博大精深,立志學習更多的中草藥知識,傳承中草藥文化,做一名有志合格的藥學生。

圖為志愿者交流探討路邊的草藥,將其與資料進行對比,認真了解其功效。

圖為小蓬草,屬一年生草本植物,全草入藥具有消炎止血、祛風濕,治血尿、水腫、肝炎、膽囊炎、小兒頭瘡等療效,據(jù)國外文獻記載,北美洲用作治痢疾、腹瀉、創(chuàng)傷以及驅(qū)蠕蟲。

圖為紅豆杉,是世界上公認瀕臨滅絕的天然珍惜抗癌物質(zhì),在地球上擁有250萬年的歷史,由于紅豆杉生長速度緩慢,再生能力差,所以長時間以來,世界上還沒有形成大規(guī)模的紅豆杉基地。

圖為蛇葡萄,具有清熱解毒,祛風活絡(luò),止痛、止血,斂瘡之功效。常用于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炎,嘔吐、腹瀉、潰瘍、跌打損傷腫痛。

圖為杠板歸,夏季開花時采割,曬干。具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止咳之功效,用于咽喉腫痛,肺熱咳嗽,小兒頓咳,蛇蟲咬傷。

圖為牡荊,生于山坡路邊灌叢中。牡荊的新鮮葉入藥,對風寒感冒、痢疾、風濕痛、腳氣、足癬等癥有治療作用。
圖/李雕嬋 文/楊歡、楊慧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