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jié)臨近,白酒市場可謂異常的熱鬧。近日,筆者走訪泉城多家酒水專賣店,看到很多商家都把各品牌的原漿酒作為主推產品,不僅價格要比普通的酒高,而且包裝更是精美。
在濼源大街一家酒水專賣店內,筆者看到“原漿酒”、“年份原漿”、“原漿醇香”、“原漿窖藏”等十幾種不同品牌的原漿酒都擺在了貨架的顯眼位置上銷售。僅古井貢酒專柜上,就擺放著5種不同年份的古井貢“年份原漿”。銷售人員表示,原漿酒是純糧食釀造,沒有任何添加物質,也沒有勾兌過,對身體好,喝了也不會上頭。筆者留意到,這些包裝上表明“原漿”二字的白酒,一般價格都高于同品牌的其他白酒,均屬高端酒。
“以前并沒有原漿酒銷售,也是近幾年酒水行業(yè)快速發(fā)展后,各大廠家才先后推出了原漿酒,因為賣得好,現在中小廠家也跟風有了原漿酒。”英雄山路一家酒水專賣店的負責人說。在店內,筆者看到不僅有60度的原漿酒,38度、42度、52度等不同度數的酒也都稱為原漿酒。
走訪中筆者還了解到,許多消費者都愿意為“原漿”二字大掏腰包。“年底了,拜訪客戶,走親訪友都需要用酒,原漿酒是用純糧食釀造的,又不會經過勾兌,肯定是好酒,拿這樣的酒去走訪客戶和朋友,貴點我也愿意。”一位正在酒水專賣店購買原漿酒的張先生表示。不僅張先生,許多消費者也都有同樣的認識,可是原漿酒究竟是不是好酒?是不是不經任何勾兌?
省輕工業(yè)協會的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還沒有針對“原漿酒”的國家標準,所謂“原漿酒”也只是業(yè)內的一種說法,是指通過發(fā)酵蒸餾后不經過任何勾兌的原酒,也叫基酒,一般都在70度以上。這種酒是不能直接飲用的,為了降低度數,調酒師都會在酒里加水。無論茅臺還是五糧液,同一口窖,不同批次出來的酒口味都是不一樣的,若不經過勾兌,就意味著,每一瓶原漿酒的口味都將會不一樣。
酒廠推出的各種“原漿酒”,其實就是一種銷售策略,酒廠炒作的一種概念,以其高度數、高價格、精美包裝來誤導消費者。其實很多消費者并不了解,勾兌是白酒釀造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道工藝,能進一步提高白酒的質量,真正的好酒都是經過勾調,并經調酒師品嘗,不斷調整后,才達到需要的酒體風格。而要達到好酒,則必須選用好的釀酒原料,劣質酒不經過勾兌,也可以叫原漿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