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網

全球首個“人造肉餅”有望明年問世 造價高達25萬歐元

   2012-04-13 信息時報 2640
核心提示:荷蘭生物學教授馬克波斯特在大學實驗室內展示人造肉的樣本。 人造肉餅有望明年問世 造價高達25萬歐元 荷蘭研究人員有望在明年制
 

荷蘭生物學教授馬克·波斯特在大學實驗室內展示人造肉的樣本。

    "人造肉餅"有望明年問世 造價高達25萬歐元

    荷蘭研究人員有望在明年制造出全球第一個"人造肉餅".研究人員稱人造肉有助人類解決目前肉類生產帶來的環(huán)境問題.

    據新華社電 荷蘭馬斯特里赫特大學生物學教授馬克·波斯特說,全球第一個人造肉餅有望于明年8月或9月問世.研究人員說,人造肉有助人類在解決饑餓問題同時保護水源、土地和能源.

    "喂養(yǎng)"干細胞成肉條

    不過,這個肉餅只為證明"人造肉"這一概念可行,不意味著大規(guī)模生產人造肉條件成熟.

    波斯特解釋,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首個人造肉餅的造價高達25萬歐元(約合34.5萬美元).

    人造肉利用動物干細胞制造.研究人員用糖、氨基酸、油脂、礦物質和多種營養(yǎng)物質"喂養(yǎng)"干細胞,讓它不斷"長大".當前,波斯特已經造出多條"肉條",每條長約2.5厘米,寬不到1厘米,薄得近乎透明.他說,把大約3000條這樣的肉條堆在一起,就可以制作全球第一個人造肉餅.

    色如扇貝,味道欠佳

    波斯特說,他沒有嘗過人造肉,但從其他人的反饋來看,這種肉并不美味.不久前,一名俄羅斯電視臺記者到他的實驗室采訪,親口嘗了一條人造肉.這名記者坦言,肉條沒有給自己留下什么印象.人造肉沒有血管,看起來不像真肉,更像扇貝.波斯特說,他會給人造肉加上適量脂肪以及人造血管,讓它變得顏色更鮮艷,無論從外形還是口感上都與真肉更接近.

    波斯特希望有一天,研究人員能讓人造肉變得更健康,比如添加更多不飽和脂肪以及各種營養(yǎng)素."我的想法是,既然我們能在實驗室中制造出肉,就能讓它有多種變化,最終變成更健康的肉,"他說.

    謀求肉類生產新方法

    據新華社電 瑞典林科平斯大學生物倫理學專家斯特蘭·韋林是人造肉的忠實擁躉.

    他說,為增加利潤,不少家畜養(yǎng)殖場給牲畜大量喂食生長激素和抗生素,這給消費者健康帶來隱患.另外,常規(guī)肉類生產效率低下.牲畜每吃掉100公斤植物蛋白,才能長出15公斤肉.

    這些意味著,要想養(yǎng)活地球上不斷增長的人口,人類必須找到肉類生產的新方法."當然,你可以少吃肉,甚至改吃素,"韋林說,"但這并非大趨勢.有了人造肉,人們就可以既吃肉,又不會造成太大損害."

    "當前的肉類生產不可持續(xù),"波斯特說,"無論是從社會生態(tài)學角度還是從量的角度來看都是如此,現在,我們必須找到答案."

    相關資料

    世界衛(wèi)生組織統(tǒng)計數據顯示,過去四十年間,全球肉類生產量增長了3倍,而在過去十年間,其增長幅度也達到了20%.2009年,全球人均肉類年消費量為41.3公斤,而2010年的數字則為41.9公斤.發(fā)展中國家居民肉類人均年消費量為32公斤,而發(fā)達工業(yè)國家則高達80公斤.

    到2030年,全球肉產量將從1997年到1999年的2.18億噸增長到3.76億噸,但這仍無法滿足需求.近十年來,全球肉類生產和消費正飛速增長,給全球環(huán)境、大眾健康以及經濟都帶來了顯著影響. (綜合)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新手幫助  |  信息發(fā)布規(guī)則  |  版權隱私  |  服務條款  |  聯(lián)系我們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