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網(wǎng)

鄭州多家超市食品悄然瘦身 消費者質(zhì)疑變相漲價

   2011-04-28 中國食品網(wǎng)中食網(wǎng)4880

    月初,國家發(fā)改委剛剛約請了奶業(yè)、飲料、酒業(yè)等17家行業(yè)協(xié)會及商會,勸其暫緩漲價。而有消費者向記者反映,近日包括奶制品、方便面、飲料在內(nèi)的多種食品,雖然沒有公然漲價,卻悄然進行了"瘦身",消費者質(zhì)疑這是一種變相的漲價。

    昨日,記者走訪了鄭州多家超市和小商店,發(fā)現(xiàn)蒙牛、伊利等品牌的袋裝純牛奶及乳飲料,由原來的220毫升至227毫升不等變?yōu)楝F(xiàn)在的200毫升。一些其他品牌250克包裝的純牛奶和乳飲料,容量也不同程度地減少了。而8盒一板的酸奶,不管是蒙牛,還是伊利,都由原來的每盒125克變?yōu)楝F(xiàn)在的每盒100克。某超市乳品促銷人員告訴記者,最近很少有乳品廠家公然提高價格,基本上采取的都是減少容量的辦法,不過零售價格都沒變。

    除此之外,飲料和方便面也存在這種"減量不提價"的情況。記者在鄭州某超市看見,康師傅瓶裝冰紅茶、紫晶葡萄汁等飲料都換了新包裝,新包裝每瓶凈含量全部由以前的550毫升變?yōu)楝F(xiàn)在的500毫升;罐裝的百事可樂和可口可樂,也由以前的355毫升變成了330毫升??祹煾灯放频亩喾N袋裝方便面,雖然包裝沒變,但是包裝袋上顯示的面餅重量是85克,而以前則是90克;今麥郎、統(tǒng)一等品牌的方便面,重量也都不同程度地減少了。

    對"減量不提價"這一情況,有一食品促銷員解釋,去年原材料不斷上漲,再加上勞動力上漲等因素,導致企業(yè)成本大幅上升,但國家又不讓漲價,他們只能靠減量來消化上漲的成本。而某品牌飲料的促銷員則稱,他們的飲料早在2月份就已經(jīng)換了包裝,并不屬于刻意變相漲價。

    盡管廠家有不同的解釋,但消費者心存質(zhì)疑。"如果是因為原材料價格上漲導致成本增加,那適當漲點兒價也沒啥說的,但是這種漲價應該是明明白白的漲價,而不是暗地里變相提價。"消費者張女士說,這讓她有種被欺騙的感覺。另一消費者則認為,這種減量不提價的做法不易被消費者察覺,但其實是一種變相漲價、隱形漲價,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廠家應該以醒目的方式告知消費者,以體現(xiàn)誠信交易,不要讓消費者糊里糊涂消費。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wǎng)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新手幫助  |  信息發(fā)布規(guī)則  |  版權隱私  |  服務條款  |  聯(lián)系我們  |  網(wǎng)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