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網

PVC保鮮膜“有毒” 沈陽消費者可點燃鑒別

   2011-08-05 中國食品網中食網4210

 

 專家提醒:要購買有QS標志的保鮮膜,PVC的別包熟食、水果或加熱

  晨報訊(記者 杜夢雅)西瓜切開一半賣,覆蓋上保鮮膜的情況隨處可見,但這樣做安全嗎?

  8月1日,相關專家告訴記者有些劣質保鮮膜具有致癌性,使用時要特別注意方法,記者隨后對多種保鮮膜逐一進行了實驗,揭秘怎樣辨別"有毒"保鮮膜.

  市民提問:接觸直接入口的水果,安全嗎?

  1日,市民王女士給本報打來電話,她說??吹轿鞴媳磺虚_一半賣,用保鮮膜蓋上;榴蓮掰開瓣放在保鮮盒里,再用保鮮膜封上……保鮮膜這樣用對嗎?是否衛(wèi)生?接觸直接入口的水果,安全嗎?

  為此,記者來到皇姑區(qū)崇山路上的一家水果店,正趕上店主剛切開一個西瓜,將賣剩下的一半用保鮮膜封上.他手中拿的保鮮膜為黃色大卷包裝,這種保鮮膜的卷筒上沒有廠家、品牌、材質等信息.

  店主介紹,他用這種保鮮膜3年了,同行也都在用,沒聽說出過問題."這一卷60塊錢,夠我們一個店用一年的."店主說,"我這個就是在附近的日雜鋪買的."

  專家釋疑:"身份不明"的保鮮膜可能致癌

  沈陽理工大學環(huán)境與化學工程學院副教授張愛黎介紹,目前市場上出售的保鮮膜一般分為PE、PVC和PDVC三類,其中PE和PVDC兩種材質對人體是安全的,而PVC保鮮膜含有致癌物質,危害較大.

  張愛黎表示,PVC保鮮膜用的增塑劑主要成分是乙基己基胺(DEHA),這種物質容易析出,隨著食物進入人體,可能致癌.

  DEHA不易溶于水,卻極易溶于油脂,并且不耐高溫."沒有明確注明成份的保鮮膜千萬不要包裝熟食等油性食物,也不要放入微波爐等加熱."張愛黎說,"DEHA遇油脂或高溫會馬上溶解,附著在食物上之后對人體的傷害最大.相對來講,包裝在水果上對人體也有傷害,但沒有遇油脂直接."

  那么如何才能買到安全的保鮮膜?張愛黎介紹,標有QS標志的保鮮膜是安全的,按照標準PVC不能用于制造保鮮膜,但市面上"身份不明"的保鮮膜基本都是PVC做的.

  用火點燃

  "有毒"保鮮膜

  露餡了

  國際包裝協會副會長董金獅向記者介紹,識別保鮮膜是否"有毒"其實很簡單.

  董金獅說,可點燃保鮮膜,如果燃燒后像蠟油一樣滴下來,并且散發(fā)出蠟燭味,那就是無毒的聚乙烯膜(PE保鮮膜).而PVC保鮮膜點燃后主要有四個特征:

  1.不易點燃;2.火焰根部有淡淡的綠色;3.冒黑煙;4.味道十分刺鼻.

  隨后,記者從一家大型超市購入多個品牌的保鮮膜、保鮮袋、超市專用食品袋,并在水果攤、菜攤要了平時經常使用的水果保鮮膜以及普通非可降解塑料袋,一一點燃.

  品牌保鮮袋

  在超市購買的某兩種品牌保鮮袋:易點燃,火焰為青藍色,燃燒過程中有透明油狀物滴下,沒有黑煙,無味,燃燒后殘留物為透明物質;

  實驗結果:此為PE保鮮膜的燃燒現象,市民可以放心使用.

  董金獅解釋:較大型超市出售的保鮮膜均標注主要成分,標注為聚乙烯或PE.

  品牌保鮮膜

  在超市購買的三種品牌保鮮膜,情況大致相同:易點燃,火焰大、有黃色油狀物滴下、有少量黑煙,無味,燃燒后殘留物有黑色物質;

  實驗結果:同樣是標注為PE標志的保鮮膜和保鮮袋,燃燒后略有差別.

  董金獅解釋:點燃時相對密度較大,燃燒不充分,才會出現黑煙和黑色殘留物出現.如果是點燃單層保鮮膜,讓其充分燃燒,現象應該和上面保鮮袋點燃時的相同,市民可放心使用.

  水果攤的"身份不明"保鮮膜:不易燃,火焰為黃綠色,黑煙重,有刺激性氣味,燃燒后殘留物為纖維質物質;

  實驗結果:此類現象為標準的聚氯乙烯膜(PVC)的燃燒現象,接觸水果對人體有一定危害性.

  董金獅表示:因為該類保鮮膜中有氯的成份,才會出現火焰黃綠色、有刺激性氣味、冒黑煙等現象.氯也是主要的有害物質.

  點燃某超市專用食品袋:不易燃,火焰為黃色,黑煙重,有刺激性氣味,燃燒后殘留物為纖維質物質;

  實驗結果:為PVC材質,如果包裝熟食類食品會對食品造成污染,對人體有危害性.

  董金獅表示:不建議接觸直接入口的食品.

  非可降解塑料袋:不易燃,火焰黃綠色,黑煙重,刺激性氣味明顯,燃燒后殘留物為纖維質物質;

  實驗結果:普通塑料袋一般均為PVC材質.

  董金獅表示:普通塑料袋不建議裝直接入口的食物,更不能受熱或接觸油脂.

  (提示:請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進行鑒別保鮮膜)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新手幫助  |  信息發(fā)布規(guī)則  |  版權隱私  |  服務條款  |  聯系我們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