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網(wǎng)

素食文化:英國彈性素食者越來越多 素食餐廳火爆

   2013-10-10 中食網(wǎng)617
核心提示:圖片來源:資料圖 據(jù)英國《獨立報》12日報道,香腸、培根等肉制品歷來是英國人餐桌上的常見之物,但是隨著彈性素食者的增多,英
 

圖片來源:資料圖

據(jù)英國《獨立報》12日報道,香腸、培根等肉制品歷來是英國人餐桌上的常見之物,但是隨著“彈性素食者”的增多,英國人餐桌不再是唯“肉”獨尊了,且素食需求量越來越大。

哪里有市場,哪里就有商機,英國人不僅推出新素食餐廳,老餐廳也專門推廣、新增素食品種。

■吃素的人

86%的英國人會吃吃素

英國“食物發(fā)展協(xié)會”最近的一份民意調查顯示,86%的英國民眾一周會吃一頓至兩頓素食。素食不再是少數(shù)族群的風尚,成了越來越多主流族群的選擇。他們并非都是嚴格的素食者,而是所謂的“彈性素食者”。

因為有市場,英國一大堆新的素食餐館如雨后春筍般出現(xiàn)。

相應的,英國素食材料銷售量也大大提高了,越來越多的人購買肉類替代品。

英國“明特爾”市場咨詢公司的一份報告指出,2008年英國超級市場的素食材料的銷售值達7390萬英鎊(1英鎊約等于11.2元人民幣),比過去5年的總和還多出25%。報告說,可預見的,還會以相同的速度增長下去,至少到2013年。

什么叫“彈性素食”

說起素食,人們經(jīng)常會有“乏味和單調”的印象。

“彈性素食(flexitarian)”指的是一種新的素食方式。這個英文單詞也是新創(chuàng)的詞語,由flexible(靈活的)和vegetarian(素食者)拼合而成。“彈性素食”最初由眾多熱衷瑜伽的素食者而來,因為他們發(fā)現(xiàn)適度的、有“彈性”地食用動物性飲食,比純素食對健康、瘦身、塑形等更為有益,因而推崇這一飲食方式。

一般說來,“彈性素食”有三大特點:

一,在大量食用植物性食物的基礎上,根據(jù)個人情況適度食用動物性食物,一般一周一次,最多不超過三次。

二,動物性食物主要以魚類為主,而盡量避免肉類。魚類富含蛋白質及不飽和脂肪酸,因而更有益健康。

三,盡量保持健康的烹飪方式,同時注意食物品種多樣化,以實現(xiàn)營養(yǎng)均衡。

“星期一不吃葷”

今年6月,在“酷玩”樂隊主唱克里斯·馬汀、流行歌手雪瑞兒·克洛等名人的支持下,甲殼蟲樂隊成員保羅·麥卡特尼爵士積極推行了一項“星期一不吃葷”運動,號召家庭在星期一不吃肉食并呼吁減緩全球變暖。

英國《衛(wèi)報》上月15日的報道說,“星期一不吃葷”的靈感最初來自比利時名城根特。根特今年5月宣布每周四為素食日。

吃出了政治、環(huán)境、道德上的核心

《獨立報》說,“彈性素食”不僅能保持身材姣好,身體健康,而且能減低全球肉類品消費,更加環(huán)保,因此得到很多人支持。

“我認為我們中的很多人面對環(huán)境惡化的挑戰(zhàn)都會感覺無助。在為世界變得更潔凈、更可持續(xù)、更健康我們可作出什么貢獻的建議中,要理出頭緒并非易事,”麥卡特尼說道,“每周一次指定的素食日確實是一項有意義的變革,我們每個人都能做到,這樣一下子抓住了政治、環(huán)境、道德等方面重要問題的核心。”

他說減少肉食消費不僅僅減緩氣候變化,還有助于同全球饑餓作斗爭,并改善動物福利。

《獨立報》還推薦了有關英國素食餐飲的5項Top(頂尖的):

Top素食廚師:西蒙·瑞默爾

評點:西蒙·瑞默爾在他的一本食譜書中說自己是一個“半途出家的素食者”,但是這不會減輕他在素食界的分量。他在曼徹斯特的“綠意”餐廳是倫敦外素食界的一面旗幟。

Top素食菜譜:《天堂咖啡館》系列

評點:很多素食懷疑者看了愛爾蘭廚師丹尼斯·坎特的《天堂咖啡館》系列后,改弦易轍了。

Top非專門素食餐廳:Morgan M

評點:這個選項可能會遭到一些質疑,但是位于倫敦北部的法國餐廳Morgan M,其素材和它的肉類魚類菜肴一樣大受好評。

Top素食餐廳:“黑香莢蘭”

評點:“黑香莢蘭”的食物,被評論家稱為“高級素食”,備受寵愛,甚至上了《米其林指南》(法國知名輪胎制造商米其林公司所出版的美食及旅游指南書籍的總稱,其中以評鑒餐廳及旅館、書皮為紅色的“紅色指南”最具代表性),名品包括特制桃子無花果果醬,鮮榨覆盆子等。

Top素食成分:蘑菇沙司

評點:如何使用蘑菇沙司是各位廚師各自的秘訣,它經(jīng)常是化腐朽為神奇的關鍵。

英國素食五項Top推薦

■名廚趕潮流

素食餐廳越開越多

麥卡特尼的素食計劃得到了數(shù)位著名大廚的支持,包括喬治加亞·洛卡泰和尤塔姆·奧拓朗。他們?yōu)檫@項運動的網(wǎng)站提供了素食菜譜。

英國很多甚至已經(jīng)很出名、已有固定風格的餐館,也加入了這個行列,比如像倫敦著名的意大利名廚奧德·扎里的餐廳。扎里在倫敦有數(shù)家餐廳,現(xiàn)在他正在考慮改變其中一家的風格,將菜單上大量的肉類菜肴刪去。

在倫敦擁有數(shù)家餐館的名廚奧利弗·佩頓說:“在歷史上,廚師們總是不喜歡做素食,但是現(xiàn)在情況改變了。年輕的廚師們顯然懂得按需求辦事。近來,素食的需求量是如此大,我的工作就是供應需求。”佩頓的餐館,包括位于圣詹姆斯公園里的“公園酒店”,都開始提供更多素食選擇。

上述餐廳都開在倫敦,此外還有數(shù)家。倫敦之外,希瑟·米爾斯本月初在著名風景區(qū)布賴頓開了嚴格素食餐館“V-Bites”。

據(jù)《獨立報》介紹,公認的素食烹飪之父是法國明星主廚阿蘭·帕薩德,2001年他在瘋牛病(學名“牛綿狀腦病”,成年牛的致死性神經(jīng)疾病)最盛時期,把肉食從自己在巴黎的餐廳“L’Arpège”菜單上取消。雖然后來他又恢復了供應肉類、魚片,但這不影響他的地位。英國最早提供素食的廚師包括“綠意”餐廳的擁有者西蒙·瑞默爾。

吸引顧客 廚藝要高

《獨立報》報道說,素食要吸引人,對廚師有很高的要求,只有在素食廚藝方面花足心思,肉食者才會放下手中的*子。不然“乏味”,“單調”將與素食形影不離。所以餐廳不斷改進素食烹飪法,吸引新的“彈性素食者”。

嚴格素食餐廳“黑香莢蘭”的擁有者安德魯·達根,最近重新部署了他在倫敦和英格蘭東北城市約克的餐館。他說自己餐廳日益增加的顧客原本都是肉食者,他們都想找一點不同。“黑香莢蘭”要做的就是提供“不同”。

■研究:吃素的好處和壞處

能降低患癌幾率,但骨質會疏松些

據(jù)英國《每日郵報》12日報道,《英國腫瘤》雜志最近的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素食可以降低患癌癥的風險。

研究者對61000名年齡從20歲到89歲的人群進行歷時12年的調查,發(fā)現(xiàn)吃素的人群總體患癌癥比率要低12%。最顯著的差異是血液系統(tǒng)疾病,素食者患上白血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只有45%。

英國牛津大學,英國癌癥研究所流行病學教授提姆·凱說:“世界總人口約三分之一的人可能患上癌癥。如果按比率每100人中有33人患有癌癥,那么,素食者這個比率會降到29%,而非素食者則達到了41%。

但是澳大利亞悉尼加文醫(yī)藥研究所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比起吃肉的人來說,素食者的骨頭稍稍脆弱些。

研究針對2700名澳大利亞和越南人所進行的骨頭與飲食關聯(lián)性的調查顯示,素食者的骨頭密度比食肉者低5%。這個情況以絕不食用任何動物類制品的全素者最為嚴重,他們的骨頭密度低了6%。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素食
推薦圖文
推薦素食
點擊排行
網(wǎng)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新手幫助  |  信息發(fā)布規(guī)則  |  版權隱私  |  服務條款  |  聯(lián)系我們  |  網(wǎng)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